看上海如何以“数”谋新? 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12月16日,以“应变求机 以数谋新”为主题的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在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颁奖。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为数智上海智库协作超级节点第二批共建单位授牌。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年终重磅活动,此次体验周由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中心、上海市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活动为期一周。
加快全市数字化转型样板标杆建设
开幕式上,《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中期评估报告》)正式发布。《中期评估报告》基于新城导引、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以及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的要求,从总体情况、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城市数字设施、公共活动空间、数字家园、未来产业和数字化转型实施保障七个方面,对新城数字化转型进展和成效进行系统评估。
自2021年以来,围绕数字鸿沟问题,上海“数字伙伴计划”开展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作为2023年上海生活数字化转型重点建设场景之一,“数字伙伴计划”今年在黄浦区外滩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奉贤区金海街道试点推进“数字伙伴随身陪”场景建设,得到了上海电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东方怡动的重点支持。为鼓励和肯定首批单位在共建工作中付诸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单位参与赋能,峰会举行上海“数字伙伴计划”共建单位颁证仪式,与会领导为首批7家共建单位授牌。
据悉,为加快全市数字化转型样板标杆建设的走深走实,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联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五个新城所在区、临港管委会,以及同济大学、上海电信、上海邮电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等成立评估工作专班,以评促建,助推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建设。
为连接技术生态和用户生态,打造智慧城市样板地,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共建“数智原生专家会诊厅”公益平台,帮助城市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场景示范创建单位,将应用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探讨新技术在场景中的可行性与技术路线图。会上,“数智原生专家会诊厅”正式启动。
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形成强力支撑。为充分总结分享推广先进经验和标杆,助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转型发展、数字红利惠民,启动了2023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征集。
集中探讨数智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主论坛举行了三场高端对话,邀请行业领军企业高管、技术领域资深专家与知名学者,聚焦数实融合产业创新、开源生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议题,集中探讨数智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观产数融合发展浪潮,看千行百业转型蝶变之势。当前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澎湃,金融、工业等行业开启智能化主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已迈入加速落地期。为聚焦数智领域新趋势,峰会还特别举办了工业智能化、金融科技与数实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算力新基建、云边融合 数智原生五场“数智说”系列论坛。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数字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驱动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面向城市数字底座,加快推进数字化公共供给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城市时空底图”,正式上线“浦江数链”,建成投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面向经济数字化转型,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先后出台《上海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元宇宙、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行动方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面向生活数字化转型,围绕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底线民生,建成35个重点场景,加快推动场景迭代升级,持续提升市民获得感。面向治理数字化转型,牢牢牵住“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超大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牛鼻子”,基层数字化减负增能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