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中迎来冬至,上海地铁提升服务全力保运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寒潮中,即将迎来2023年冬至。根据气象预报,冬至前后上海气温将降至零度以下!为方便市民祭扫出行,上海地铁制定了“2023年冬至运营组织方案”,涉及2、5、8、9、11、16、17、18号线8条线路17座车站,继续实行“地铁+公交接驳专线”多项服务举措,做好运力和服务准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
// 临近墓园的车站纷纷行动起来 //
据预测,今年冬至期间,全市将有约203万人次出行祭扫,祭扫高峰预计出现在12月16日至17日(周六、周日)、22日至24日(周五至周日)。而据往年客流规律来看,扫墓客流集中出行将带动地铁全网络客流显著上升,届时早高峰较往常将提前形成,且客流强度大,同时,扫墓客流还将呈现清晨集中离城、中午前后集中返城等潮汐现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从上海地铁方面获悉,临近墓园的车站已经纷纷行动起来,做好运力和服务准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
9号线曹路站位于天长公墓、天逸静园之间,冬至扫墓高峰期间出站客流较大。为有效引导乘客从最佳路径抵达墓园,车站在两组出站闸机处分别设置了移动导向,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引,方便乘客快速出站。
5号线闵行开发区站临近仙鹤墓园,2号口外设有仙鹤墓园的短驳车。为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站区提前预想,发挥“东川指挥家”品牌团队力量,结合“地铁+短驳公交”制定了专项方案。东川路站和闵行开发区站联动协调,新增了友情提示,确保乘客“乘对车”,同时,“东川指挥家”“党员志愿者”“委外车站守护者”三方协同,将完成从“清客”到“出站”再到“短驳”点的无缝连接。
16号线临港大道站、18号线航头站提前与周边华南墓园接洽,全力做好冬至祭扫服务保障工作。车站与毗邻墓园提前沟通,了解预计祭扫客流量、班车信息等,针对祭扫乘客可能出现的需求和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做好相关引导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乘客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车站制作了短驳车指引牌和手持式出行提示牌,供乘客查看参考出行路线,同时“海之翼”志愿者联盟等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其中,在关键点位加强引导,为乘客提供问询指引、协助搬运行李等服务,让乘客的出行更加温馨。针对可能到来的雨水冰冻天气,车站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并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 继续配合执行“地铁+公交接驳专线” //
12月22至24日,祭扫客流高峰出行时段,地铁全网将提升保驾等级,全力做好运力和服务准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各座公墓接驳专线的开行日期、时间段和间隔都有所不同,计划祭扫的乘客在出行前应事先掌握相关信息,以免耽误出行。
为满足祭扫乘客交通出行,祭扫高峰日,地铁2、11号线将启用“扫墓”专项列车运行图。届时,将调整列车运行交路、增加上线列车,两条线路在祭扫高峰时段的运营间隔,将较常态双休日运营间隔缩短。
冬至期间,上海地铁将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情况,调整优化车站客运组织方案,提前落实车站大客流管控准备工作。“冬至”扫墓期间,祭扫客流大、出行时间明显提前,车站将加强开站前等候客流的观察,提前做好首班车排队疏导的预案和准备工作,有序组织乘客进站,疏导首班车客流,确保首班车准点运行。
同时,还将重点关注车站大客流风险点位,一旦发现大客流密集,乘客积压站台等现象,将及时疏散大客流。此外,相关车站还将增加现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加强对扫墓客流的乘行引导,而客流集中的车站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临时限流措施,确保安全。
上海地铁方面向市民乘客作出冬至祭扫出行提醒:地铁8线17站各墓园公交短驳时间不尽相同,请注意结束返程时间。绿色出行,文明祭扫,乘坐地铁勿携带鞭炮火烛,并主动配合安检。部分地铁站点将会根据实际客流情况采取限流措施,确保安全,提请乘客配合。扫墓期间上午8点到10点是客流最集中时段,请合理安排出行,尽量避开高峰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