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全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上海样本”
2023-12-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家住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的岑阿姨最近发现,家门口的殷行市民健康促进中心升级改造成了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重新对外开放。焕然一新的环境布局和设施设备令岑阿姨欣喜不已,“从装修开始就一直关注,我们家门口居然有那么好的健身场所了。”

2022年,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上海市选择了杨浦区作为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区域。杨浦区深耕辖区场地资源,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为基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创新打造了一套“体育+”多部门协同协作、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上海样本”。

因地制宜,全人群友好

谋划“1+5”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蓝图

岑阿姨家附近的殷行街道就是这次试点中的“1”,即能够同时服务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和残障人士的“全人群友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这座位于工农新村175号的独栋小楼早在五年前就已是沪上全民健身的“网红”场馆,曾在2020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前不久又入选首批“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

焕新升级的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是一家综合型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可满足全年龄段人群健身需求,通过运动健康测评、运动健康指导、慢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运动健康科普、运动营养与心理调适等,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亲民、高质量的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分为两层,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一楼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残障人士阳光康健驿站、多功能厅、乒乓室、智慧健康小屋、社区(运动)健康师工作站等功能区域,二楼设市民健身驿站、青少年体适能训练、运动科普多功能厅等区域。

邹先生是一名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现在我们周末的家庭日就是来中心锻炼,小朋友学打乒乓球、父母在楼下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锻炼,我和爱人就在楼上跑步、撸铁。”邹先生表示,家门口这样高质量的运动健身场所让他们全家能一起锻炼,收获了健康与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24日,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建成了全国首家能够同时服务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和残障人士的“全人群友好”的社区市民健康促进中心,首次为社区残障人士规划了运动康复区域——康健苑,践行“全民健身,一个都不能少”。而今,这一上海杨浦首创的残障人士社区运动健康促进新模式升级成为阳光康健驿站,并推广复制到外区乃至全国其他省市。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里的阳光康健驿站,除了环境和设备的更新迭代,提升了智慧化服务能级,还将通过体质监测评估、运动方案制定、科学健身指导、科普讲座活动等方式为社区残障人士提供更为精准化的运动健康服务。

智慧赋能,校企协同

产学研融合助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拥有数字经济的相关企业有7000多家,这一次杨浦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国家试点建设,以“智能+”“互联网+”为两个基础支撑,着力搭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动促进健康数字化平台、智能化运动健康设施设备,集成场馆运营管理系统、运动处方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物联网系统、运动心率监测系统、数据库、智能化器材等,为居民提供运动风险筛查、体质及基础健康检测评估、健康档案建档、科学健身指导、器材锻炼、运动记录、结果反馈、效果评价、风险管理等数智化服务,实现数据可追踪、过程可监管、效果可评价,运动科学化、效果可视化、风险可控化,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形成不同人群、不同慢性病的运动处方库,提高社区居民运动效率和效益,促进运动健康效益最大化。

此外,杨浦区内拥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大学,以及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体育产业园区——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为杨浦区体育发展舔砖加瓦。

此次为上海“1+5”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项目提供建设与运营服务的就是杨浦区本土体育产业企业——尚体运动健康(简称:尚体)。作为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尚体在运动健康领域深耕15年,在全国有16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和运营成功经验。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3中国体博会智能健身器材配置方案评选活动”中,由尚体报选的“全人群友好”智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室内健身器材配置方案”组别评选中荣获优秀方案票选第一。

今后,上海将加强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不同人群样本运动健康数据的跟踪积累和研究利用,收集、整理、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运动处方库。推动运动促进健康相关科研课题纳入市体育局、市科委重点专项。依托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打造“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多元化健身需求,使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成为更 多市民的选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