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特殊中职校生涯导师制,这群特殊孩子有了“良师益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一曲钢琴独奏《我爱你中国》从12月26日举行的“艺术放飞梦想”2023年长宁特职校第十五届“商美·金彩杯”艺术节上传来,演奏者叫小祺,是长宁特职校二年级学生。台下,他的钢琴导师陆春燕特别欣慰。自特殊中职校生涯导师制在长宁特职校开展以来,学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名导师,每一名导师平均结对2名学生,导师从生涯指导、德育引导双面入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名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艺术节共分为艺术、放飞、梦想三个篇章,共12个节目。小祺的钢琴独奏在第一篇章。上场前,作为导师的陆春燕特意嘱咐他:“前奏部分强化,主旋律拍子要柔和。”小祺重复了一遍话语,还不忘跟陆春燕说:“弹完想要吃糖。”
在长宁特职,特殊中职校生涯导师制有完整的工作流程。每学年初,学校对新生开展入学评估,明确学生在语言、认知、运动、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家长需求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的生涯发展需求,以及对导师指导的需求。随后,学校召开导师选聘会,在了解学生能力水平、发展需求,以及观察学生一个月在校表现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岗位及特长等进行师生匹配。学校根据学生生涯发展三个方向:就业、升学、居家社区生活,匹配不同类型导师,如升学辅导类、康复指导类、专业技能类、心理辅导类等。正式明确学生与导师关系之后,学校召开多方合作会议,从生涯发展角度,共同协商,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课程实施计划》。每学期期末,学校开展生涯导师实施交流会,导师们共同交流学生这一学期的发展情况,商讨问题解决方法,并确定下一步计划实施方向。评估室也通过每学期的交流会评选优秀导师,激励导师工作有效开展。
陆春燕是学校商品课老师,自己的爱好是钢琴。在了解了小祺有一些钢琴基础,并且琴声能安抚他的情绪时,她就和小祺结对,成为他的导师。陆春燕会利用课间和午饭时间为他辅导钢琴,主要辅导的曲目有《我爱你中国》《卡农》《G大调第一奏鸣曲》《茉莉花》《小星星》等,陆春燕根据曲目的难易程度编排,从简单到复杂帮助他一点点提高钢琴演奏技能。“其实辅导过程中,沟通交流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重音等需要感情表现的部分他很难理解,于是只能我一遍遍教学示范,教他唱谱,让他一点点模仿着学。”
每学期,导师会做好“五个一”工作:一份课程实施计划、一个生涯指导案例、一次家校面谈交流、一场实施交流会、一份学生成长个案。同时也会开展家访工作,陪伴学校活动,疏导学生情绪。“学校两楼的琴房有我和小祺练琴的回忆,也希望音乐能对他心灵带来帮助。”陆春燕说。
学校介绍,推行的特殊中职校生涯导师制可根据特殊中职生自主规划能力弱、个体差异性大等特点,由生涯导师个别化辅导特殊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匹配个性化课程、规划生涯发展。全员导师制的政策推进,为特殊中职校开展生涯导师服务提供了师资保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