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明年2月1日起施行
2023-12-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贸易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今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条例重点针对优化提升货物贸易能级,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培育数字贸易发展新动能,合力开展贸易促进,着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提升贸易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这六个方面作出了规范。

其中,为进一步促进货物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传统货物贸易综合竞争力,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明确:一是发展转口贸易,增强转口贸易枢纽功能;二是推进离岸贸易,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三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深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四是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五是支持发展期货现货联动、国内国外市场链接的大宗商品贸易等。

服务贸易是体现对外开放度的重要领域,也是上海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突破的重点。条例明确: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贸易促进政策,推动技术贸易交流合作与发展;强化文化贸易,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加强旅游服务贸易,鼓励新型邮轮经营模式发展;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抢抓数字贸易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条例专设“数字贸易”一章,明确:培育数字贸易业态模式,加快发展数字产品、服务、技术等数字贸易;加强数字贸易载体建设,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跨境数据流动分类分级管理,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强化数字贸易安全,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加强数字贸易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推动上海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自由贸易账户离岸贸易业务试点,优化国际中转集拼运作模式;培育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数字贸易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探索推动电子提单、电子发票、数字身份互认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构建绿色贸易服务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在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支持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快探索。

>>>相关新闻  

《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表决通过

《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表决通过,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明确要求。为了加快推进本市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绿色低碳模式转变,有必要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地方立法,协同推进本市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生活方式转型等工作,形成资源能源高效率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法治保障体系。

《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共七章五十七条,重点对能源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消费等领域的绿色转型作了规范,同时明确了基本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其中,《条例》还鼓励绿色消费与出行,支持消费者优先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拓展二手商品交易渠道,完善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同时,落实禁限一次性用品的有关要求,推进包装物减量。

在优化绿色转型保障措施上,《条例》规定,加大对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等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挥金融和科技双轮驱动作用,明确了多元化绿色投融资机制、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规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此外,还对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政策机制、深化碳市场建设等作了规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