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达》收官2023上海国际喜剧节,喜剧迎来多元创意表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今天随着音乐剧《玛蒂尔达》谢幕曲《When I grow up》响起,演艺大世界·2023第九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圆满落下帷幕。为期将近3个月的本届喜剧节剧目数量上升20%,观众人数增长近40%,这预示着上海演艺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喜剧节的这台闭幕戏《玛蒂尔达》是英国的国宝级音乐剧,由七幕人生时隔四年再度引进。自2011年在伦敦西区首演就取得巨大成功。音乐剧《玛蒂尔达》在全球90多个城市巡演吸引了千万观众,斩获101项国际大奖。该剧舞美对结构和色彩的大胆运用,舞台上无数机关与剧情转折的绝妙配合,几乎包揽了行业内所有舞台设计类奖项。甚至因为拿奖拿得太多,音乐剧《玛蒂尔达》还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了官方认证的“获奖专家”。
国际戏的强势回归是今年上海国际喜剧节的一大特点。除了《玛蒂尔达》,亲子剧《奥小姐的光影剧场》《你好!贝多芬》等引进版作品都是亮点,“吉本兴业喜剧周”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这些作品也大大提升了喜剧节的“国际性”色彩。
此外,本土喜剧也在喜剧节上大放异彩,本届上海国际喜剧节上海首演剧目首次突破15部,均亮出不俗的票房成绩。开幕演出音乐剧《爱情神话》可谓延续了电影版票房“神话”,10月5日至8日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六场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带火微博话题量900万+,收获行业内外观演者一众好评。令人欣喜的是,国人对喜剧的看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作为传统戏曲的京剧这次也被纳入戏剧范畴。由丑角名家严庆谷领衔参演的“小丑挑梁”,文丑、武丑挑梁的经典折子戏轮番登场,而曾绝迹舞台半个多世纪的老版《三岔口》也“重现江湖”,尽展喜剧功力和惊险绝活。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喜剧节的焦点板块,国际默剧交流周也备受关注。活动期间共举办12场工作坊、3场讲座,以及演出和颁奖典礼等多样的公益活动。在连开超十场的工作坊及讲座中,来自海内外知名喜剧行业的专家们“集体会诊”,为青年演员、戏剧老师、专业学生进行喜剧及默剧表演的指导,通过提升学员非语言沟通及表演能力,进行无声故事表达。
90天的展演期突破往届,成为“电力续航”最持久的一届上海国际喜剧节。据统计,自开幕以来,喜剧节的40台剧目、300多场演出,吸引16万观众走进剧场和城市喜剧空间,在岁末的上海掀起“喜剧热浪”。
据了解,在演艺大世界成立五周年之际,上海国际喜剧节作为其三大节展之一,以品牌节展的“优赋能”带动优质演艺资源的“高聚散”。2023年10月,上海国际喜剧节还加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未来,将通过更强大的网络体系,积极推动成员国多边交流、资源共享,共建多元喜剧生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