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在上大揭牌成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以创新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这一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与上海大学共建的“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揭牌,作为首个活动,2024全球中华诗词吟诵大会也同步启动。
据介绍,基地的建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更好履行外文局“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核心使命,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书记表示,“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成立以来,在诗词研究、文化传承与吟诵教学方面所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期待通过“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的建立,为传统吟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启发,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陆彩荣则就合作基地的建设提出三点希望:汇聚力量形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合力,在全球叙事中讲好新时代的“上海故事”;以新技术赋能新时代文化传播,充分利用好新兴技术手段,让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更加新颖生动;积极打造文化传播品牌项目。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中外民众民心相通。
现场播放了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宣传片和上海大学历届文学之夜、吟诵大会活动回顾视频。宣传片中,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为观众提供一个思考、学习和共享的平台,致力打造跨越语言与文化边界的桥梁,编织连接世界、传递文明的纽带。而上海大学历届文学之夜和吟诵大会如同星光闪耀,记录下了一段段深刻而动人的诗文篇章。
作为基地建立后的首个活动,2024全球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启动,著名文化学者康震、蒙曼、于丹、杨雨及海外的专家学者送上视频祝福,邀请世界各国人民一同感受中华诗词的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优美诗词铺设民心相通的桥梁。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带来一场题为《老子思维》的特邀主题报告,从中西思辨比较的角度对老子及其《老子五千言》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哲理、历史事实和传说分析老子思维,揭示老子理论和思维的现代性甚至未来性。上海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的一曲迎宾曲《诗经·小雅·鹿鸣》,以流传千古的古典乐章,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美妙音乐的赞颂。诗词还能和健身舞融合,上海大学健身舞协会、郭鸣、顾丁洁、李波沄为观众带来由音乐、诗歌、绘画和舞蹈协同演绎的《声声慢》表演。舞动心弦、弦乐悠扬、笔酣墨饱,将观众们引入古典诗词艺术的世界之中。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吕晓菲、上海大学学生舞蹈团的经典诗词歌曲《定风波》表演,则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