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为何成为“爆款”?
2024-01-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网络截图

你和你高中同学还有联系吗?近日,一位名叫“在下辉子”视频博主拍摄的“高中同学盲盒”系列,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视频中,博主“在下辉子”戴上眼罩,向高中毕业照上掷出飞镖,盲选出准备拜访的高中同学。十年后,这位同学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被浓缩在几分钟的短视频中。

在“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中,有英国硕士海归,如今在上海一家知名企业从事审计工作的都市丽人,在忙碌工作中寻找内心的自洽;有想撕掉标签的两届高考状元,爱诗词歌赋爱竹笛韵律,最终决定选择自己热爱的道路,如今在杭州从事教育行业;也有因高考不理想,成为毕业后消失的“她”,再也没有参加同学聚会,如今在老家一事业单位做老师,每天准点下班......

“高中同学盲盒系列”多个视频收获百万点赞,它的“爆款密码”是什么?有人在视频中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年轻人通过看别人的故事,以人为镜,重新看待自我。视频用每个具体的人,探讨每一个进入大学或是踏入职场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内耗与自洽,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

一边徘徊,一边前进,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对于曾经闪耀在学生时代的高中同学来说,生活的本质没有变,终究是寻找到自我和热爱;每个人的本色没有变,依旧是曾经那个有着作家梦、热爱诗词歌赋,抑或是那个充满幽默感的同班的你。

  ==  现象  ==  

多个视频超过百万点赞

“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走红网络

在“在下辉子”的“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中,有生活的忙碌,也不乏人生的幸福;有失意的苦,也不乏找到热爱的甜。渴望摘掉“状元”标签的高考文科状元,如今从事教育行业。优秀如她,和每一个大学生一样,在读书时,也经历迷茫,一条是他人安排期待的道路,一条是自己的真正的热爱。2013年考入香港大学,后放弃奖学金退学复读。201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追寻自己的热爱。视频最后,西湖畔,这位同学吹起悠扬的笛声,也吹散大学同学带给自己的“不能原谅的伤害”,念起研究生时的毕业作品“岸分南北,王谢风流安在。独余烟墨水,六朝兴替如流电”。

“高中同学盲盒”短视频中,也有离开舒适圈来到陌生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缩影。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读本科的同学,毕业后出国读研,如今在上海成为一名都市丽人,在知名头部企业从事审计。虽然工作加班是常态,但在难得的闲暇时间,仍愿意挤出10个小时,全神贯注在油画上,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自由,获得松弛感。

高考毕业后,你还会参加同学聚会吗?“在下辉子”博主的高中同学中,也有毕业后因高考失利,成为消失在同学聚会的“她”,十年间不看朋友圈也几乎不发朋友圈,成为少数留在老家工作的同学。对于她而言,即便本科毕业,高考失利仍是她难以跨越的一道坎,直到研究生遇到一位好导师,逐渐释怀。如今,这位同学成为一事业单位的老师,每天准点下班,工作稳定,生活小康,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点击每个“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你将打开不同人生轨迹的故事。

  ==  背后  ==  

拥有更通达的人生观

透过他人生活的短视频中寻求自洽

高中同学盲盒系列视频为何在网上爆火?高中同学盲盒系列,归根结底是关于寻找自我的故事,面对如何迎接失意和挫败,是视频最精彩的看点。高中同学毕业10年后,他们从相交点走向不同的人生。

在“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中,“自洽”成为高频词,有对于人际关系的探讨,也有关于梦想的追求。对于2023年刚进入职场的00后小诺而言,“高中同学盲盒系列”让她看到了人生的多面性,也让她能够收获更通达的“彼岸观”。小诺告诉记者,“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我擅长的工作,每天下班回家,我需要用大量时间去学习。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这个系列的短视频后,看到这些‘同学’如何面对职场的不如意,生活的不容易,我逐渐放下对于秋招的耿耿于怀,将从长远角度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来自浙江的95后航先生而言,“高中同学盲盒系列”视频提供他走出舒适圈,在陌生的城市探索打拼的动力。“我家里人时常劝我回去找份工作,可以省下一大笔房租和日常开销。可当看到‘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里,一个个为梦想打拼的同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工作赚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银行卡上的那一个个零,更是为了让自己今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可能性。”

每个人都像是视频中一个个鲜活的“高中同学”,我们漂泊着、拼搏着,高中时的梦想,成为我们梦里的一叶扁舟,让我们不断寻找自我。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不妨有更通达的人生观。重要的不是我们沿着既定的轨道,抵达终点,而是我们要拥抱当下,一起经历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一起奔向远方,一起奔向人生的旷野。

  ==  专家  ==  

在别人的人生轨迹中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

“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为何走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莉娜分析道,这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自我的思考,探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如“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中,并非每位同学都一帆风顺,现实中的年轻人也会面对挫折和迷茫,来自学业,来自求职,抑或是来自职场。“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年轻人不仅看故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在别人的人生轨迹中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收获成长和更多经验。年轻人在这个系列短视频中,直面生活中的不确定,寻求自洽,获得松弛感。

俞莉娜认为,Z世代有自己了解社会和世界的方式,相比于说教,他们更愿意自己寻找答案和方法。“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提供了一个窗口,让年轻人反观自己当下的生活,寻找面对困境和迷茫的应对和解决方法。不再囿于困境,而是享受当下,因为当下正是未来的过去,而未来正是以后的当下。

俞莉娜强调道,“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短视频只是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每个人面临的具体压力来源各不相同,不能完全参照他人的生活,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网络截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