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公里车程为何显示98公里?官方处罚之后,后续来了
2024-01-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昨日,“59公里收费420元”一事在全城引发热议,记者又联系当事人朱小姐。朱小姐目前已经离开上海,她表示,上海交通执法队行动很快,自己拿到了被多收的费用。而在网络上,众多网友则对于“实际59公里为什么能跑出98公里”这一问题仍旧“念念不忘”。

  网友    对出租车乱象不能忍  

记者发现,评论区呼声最高的是:“处罚力度太轻,建议给乘客退一赔三。”甚至还有网友跟评“罚款是否可以更重点”“要求退一赔十”,毕竟,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旅游的“名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有损上海的形象。

上海网友王有米评价道,“本来多好的出租车行业啊,被搞得乌烟瘴气”。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出租车司机是上海的一种“准金领”职业,收入比一般白领还高。网友编编表示,“所以网约车能占领市场是有道理的。”这条评论获得了252个赞,类似的,还有不少网友反映,“上海出租就是被这帮人搞坏的。”

另一方面,网友们对那些和朱小姐碰到一样遭遇的游客表示理解和安慰,网友大羊说,“遇上这样的司机,游玩的心情也很受影响。”还有不少网友用码字跟评的方式,反映了自己被骗的“奇葩”经历,以及对出租车行业不合理现象的“控诉”。

本地乘客Barbara表示,“之前出差回上海,从上海火车站到家也就半个多小时(不堵车),司机师傅上车前说不打表收我100元给发票,我就算能报销也严词拒绝,这种真的不能容忍。”一名从外地来上海旅游的乘客也跟帖诉苦道,“之前从上海站去虹桥机场,在出站口被一个着装像火车站工作人员也自称是火车站工作人员的人询问去哪,也没多想就说赶飞机,然后对方很热心地说机场大巴要等好久,估计我们路上会来不及,然后把我们引导到一个小车师傅那,建议我们坐车,还说师傅就是跑机场的,安全放心吧啦吧啦,我们当时也就信任了。出发以后对方报价200元,还说计价打车会更贵。路上感觉不对劲,查了一下机场大巴排期、路况信息才回过劲来。然后我假装和同行的人大声讨论相关信息,说要打12315咨询一下到底怎么回事,还说火车站的那个人估计是个骗子。司机一听,也借坡下驴地说我们在火车站遇到骗子了,还提醒我们小心,说那边骗子多,最后主动降价收了50。反正就是整个过程充满欺骗,虽然是2019年的事了,但是这种下头的体验着实让人难忘。”

还有一部分很理性的回帖——网民陈涛称,“出租车全面电车后,车费却没有下降,出租车公司和网络调度用算法给司机压力,最后司机转嫁到乘客身上。”更多的理性网友热心提醒,“要学会主动积极维权,多查查。”“去年12345投诉了4起,多数是绕路,也有不根据我要求开导致堵车的。”

  朱小姐    对处罚结果满意  

对于市交通委的处罚,朱小姐告诉记者:“确实只是退了差价,但我觉得处罚力度还算很好的,值得肯定的是上海交通执法行动很快。”目前,朱小姐已经离开上海,对于这次维权的过程,她表示,自己的心情还是挺波折的,也比较折腾,但还好多收的费用总算还是要回来了。

当记者再次询问,“为什么开了59公里却显示98公里的里程,您有观察到黑车调表异常吗?”朱小姐说:“我当时没看表,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价格和里程数都翻倍了,但我总觉得肯定有猫腻。”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朱小姐本人也关注到了青年报公众号的发声,她查看了评论区表示,“我觉得去外地旅游,一定要做攻略,要学会维权,如果我下次独自一人去外地的话,我就不打出租车了,多多少少有点阴影。” 

朱小姐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来上海,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有些糟心,但在青年报社和上海市交通委的配合下,维权得到了及时回应,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办案效率杠杠的。“当我收到了退还的钱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还是很谢谢上海人民的热心。同时,我也要提醒大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很必要,最后,希望每一位在外奔波的年轻人都能够勇敢维权,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调查    为什么59公里的路能开出98公里?  

在众多网友质疑中,59公里的路开出98公里是一大焦点,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监管较松的车队,安装“小马达”并不是个例。

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工具无处不在,有的就像无线鼠标一样,在遥控操作下即可完成。出租车行业也赶上了“时髦”。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里程增加工具,业内俗称“小马达”,形状小且不易发现,“小马达”一开,车速飞快虚增,费用也就噌噌噌涨了。“相比以前粗暴地改动,现在更隐蔽。遥控器按一下,就虚增一公里;再按一下,就一秒钟一元钱,但一般“资深”的老司机不会这样做。他们知道价格太离谱了,就会有麻烦的。”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小马达”的工具,发现“乘车作弊工具”,确有其物,且样式不同。网络具有隐蔽性,但这种不道德的买卖行径,大多数商家都很“谨慎”,一般选择在百度贴吧或微博上发帖,留下微信号,吸引买家加微信购买。而在百度提问中,关于“怎样买到出租车小马达”的问题下方,有100多名网友在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月21日,上海市奉贤区交通委执法大队在开展出租车行业日常检查时,就遇到过一次典型案例,属于首例“小马达”案件。经调查,驾驶员为无从业资格证人员,并在该车驾驶室内,发现可疑电子钥匙一枚,经测试,这就是“小马达”,每按动一次,增加100米里程。 

无独有偶,常州市交通委执法部门在2021年5月17日也曾查获一辆暗藏“小马达”的出租车,这个“小马达”和计价器关联,可以凭空增加车辆行驶的里程数,从而达到多收费的目的。

由此可见,用这种“小马达”控制计价器作弊并非新闻,的哥的姐用它来“碰运气”。而这种作弊设备不仅制造了虚假的里程记录,更直接导致了像朱小姐遇到的里程数和费用与实际严重不符的现象。

相关链接

青年时评|别让“出租车刺客”令城市蒙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