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徐汇如何“奋力一跳”
2024-01-13 上海

2023年,徐汇区内单位共80项人次,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占全市1/4以上;启动了枫林生命健康、视听器械、环交大人工智能等6大科创基地的建设;在全区布局建设首批11家高质量的孵化器;区内6家单位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的备案,占全市的75%,占全国的20%;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国家发改委复评优秀……面对这样一份科技创新成绩单,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说:“我还有几方面的建议,期待助力徐汇‘奋力一跳’!”

今年徐汇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大文章,展开热议。

“大模型”“人工智能”是代表委员们谈及较多的关键词。2023年,徐汇以大模型驱动元宇宙、具身智能“两翼”跃迁发展,突出强研发、强集成,将“脑”与“力”融合,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促进垂类应用赋能平台经济、医疗、教育、金融、智能汽车等重点产业迭代升级。徐杰代表表示,期待徐汇继续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加快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布局新型研究机构、争创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科创人才“智高点”。贠烨祎代表也同样希望徐汇继续围绕“模速空间”扩大大模型产业生态圈,吸引更多创业公司落户徐汇,把徐汇打造成大模型科创创新策源地。

建设六大科创街区、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12家单位集中签约推进多平台成果转化、与上海交大共建交大工业创新研究院……徐汇区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区内集聚了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大等头部产学研机构,也有腾讯、阿里、商汤、中电金信等科技龙头企业,在高端人才方面院士专家等资源丰富。委员们纷纷呼吁继续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进一步提升徐汇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其中,张东蔚委员建议由区政府牵头,建立区级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和联合创新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打造产学研联合创新试点示范。

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有力的扶持政策就像肥沃的土壤,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2023年,徐汇区率先发布全市首个区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沈燕丽代表提出:“希望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攻关力度。”殷春波委员则提出建议:徐汇可以出台更多的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引导重点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方面投入,聚焦长期的、底层技术的关键价值,力争取得创新突破。” 

代表和委员们带着喜讯成果来、带着分享推荐来、带着建议意见来,为徐汇区高质量发展献上一策,助力徐汇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