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在图书馆里与生活和解
2024-01-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近来,一群去图书馆的“伪上班族”引起了媒体关注。他们大多三四十岁,因为企业裁员或主动“裸辞”,一时找不到工作,于是躲进图书馆假装上班,一如既往地早出晚归。在亲友看来,他们与往常无异。

这其实不算新鲜事。近两年,在快餐店、咖啡馆里,都不乏穿戴整齐、准点“打卡”的失业男女。每逢工作日,他们就点一杯咖啡,抱着电脑“干活”,去图书馆不过是转换了场景,折射出的则是同一种社会心态。

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苏格兰图书馆员艾莉·摩根观察到,图书馆读者里失业者占据相当比例,她在《图书馆疗愈手记》一书中评论道:“比起穷,人们更害怕无所事事。”换言之,无论去咖啡馆“上班”,还是去图书馆“上班”,人们都是为了找点事做——哪怕只是“看起来”。这是个体在经济波动环境下所做的应对,其背后蕴藏着多少无奈,稍有阅历的人都懂。

但是,事情也有较为积极的一面。相比快餐店、咖啡馆,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自有其优势。比如免费,一杯咖啡都不用买,就可以坐一整天,还有可无限续杯的热水供应。有的社区图书馆紧邻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一日三餐都可就近解决。凡此种种都意味着低成本,适合失业者的经济状况。因此,从咖啡馆到图书馆,场景的转换应和了特殊的社会需求。

更重要的是,图书馆丰富的书籍储备,让它有机会成为失业者的“充电站”和“自习室”。很多失业者在图书馆刷简历、投简历,也有人沉浸于书海,一方面是学习充电,一方面也能消解负面情绪,与自己和解。那些加入考公、考编大军的,则把图书馆当做“上岸”前自习加油的地方。对选择自由职业的人来说,图书馆丰厚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是一座可以加以利用的宝库。

从这个角度讲,图书馆不仅是失业者的避风港、庇护所,也是他们重新出发的修炼场、起跑线。他们在这里与书架上的“神明”谈心交流,用人类智慧的结晶疗愈创伤,平息内心的暴风雨,收拾情绪、自我救赎,寻找人生的意义。

人生起伏,有高峰亦有低谷。这就是生活。我们理解那些在图书馆里与自己和解的人。等到柳暗花明的那天,再回首,想必他们会感谢图书馆收容了他们的身躯与灵魂,感谢书籍和知识给他们以慰藉和希望。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