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青年代表陆益:建议建立官方中小学教育PPT课件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PPT是白领向老板汇报工作的必备文件,这几年,PPT也在课堂上流行起来。青年代表、致公党金山区委副主委、金山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陆益关注到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PPT课件已经成为教师的主流授课方式。但他发现,目前PPT课件更多依赖教师自己制作,共享使用不多,这加重了教师负担,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课件质量参差不齐。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陆益为课堂上的这件“小事”建言献策,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减轻教师们身上的担子。
缺乏权威性PPT课件资源库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陆益对这一问题较有发言权,他透露说,“这个问题是我们党派的几个老师最早提出来,然后我们进行了走访调研。”
现在市面上有没有一个和课本相配套的官方PPT配套课件库呢?在调研后,陆益发现,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官方PPT配套课件库。但有一定的第三方共享资源,但这些资源教师们很难运用。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教师担心课件的权威性,不太敢放心使用,生怕万一偏离大纲;有的担心课件的版权,特别是如果在公开课等使用,担心会存在纠纷;还有的担心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自身工作的评价,认为自己不愿意制作PPT,存在偷懒等行为。同时,这也造成了教师共享自己制作的PPT课件的渠道不畅、意愿不足。
那么,教师们回家加班加点DIY的PPT就一定高质量吗?也未必。陆益发现,教师们自行制作的PPT课件质量参差不齐。结果是教师由于年龄差异和所学专业不同,制作的PPT课件质量不一,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方面,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对PPT软件的应用不如年轻教师,反之年轻教师会制作PPT课件,但是教学经验不如老教师;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学校由于资源和条件有限,往往很少有优质的PPT课件使用,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另外,由教师自行制作的PPT课件,一般都是碎片化的,缺乏完整的、体系化的PPT课件库供学生学习。”
在陆益看来,PPT课件制作较大程度增加教师负担,占用了教师们大量时间。他举例说,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往往一个课时(35分钟左右)的课件制作就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更多。以现有小学高段英语教材为例,1篇课文一般分3-4个课时完成,一学期共有12篇课文,那么就需要制作36-48个PPT课件,再考虑到如大单元教学等新理念的倡导,课件的制作不单是将教学内容简单呈现在上面,还需要体现各种教学新理念,那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压力与工作量都会相应增加。“我发现,不少教师为了做好PPT课件,还在相关素材网站充值购买素材,虽然这种为学生不吝自掏腰包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是本质上是加重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建议建立教师PPT课件共享共建渠道
针对这些问题,陆益建议,建立和课本配套的官方PPT课件资源库。“建议根据教材,统一向各个学校征集现有资源或者向权威第三方采购资源,建立官方PPT课件资源库。拉高PPT课件的基础质量,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PPT课件资源,让教师使用官方资源心无疑虑,同时也可以让条件较差的乡村学校也能拥有较高质量的PPT课件资源。但为保障各学校的教育个性化,建议PPT课件的使用仍然作为学校教育的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
他还建议建立教师PPT课件共享共建渠道。建立工作制度,鼓励教师将自己制作的PPT课件进行共享,也鼓励教师之间,甚至是不同的学校的教师之间共同建设和不断完善共享的PPT课件。一是建设官方统一信息平台,方便教师将自己制作的PPT课件上传共享和使用完善。二是出台激励措施,可以采用积分制等方式,根据共享的PPT课件的使用量作为评先进、评职称的一项内容,也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建立审核和管理机制。对于上传的PPT必须要做内容审核,作为最低限度的质量保障;同时加强管理,根据新教材使用等情况及时淘汰不合适的PPT课件。
“建议有关部门搜集提供PPT课件制作素材。”陆益认为,虽然统一PPT课件会有很多学校和教师直接采用官方提供的PPT课件教学,但条件较好的学校仍然会选择自行制作。而教师制作PPT课件时,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素材是非常费时费力的一件事,也可能会产生版权纠纷。建议相关部门将教材中图片、音频或视频等素材共享至统一平台,不仅方便教师制作个性化课件,提高制作效率,还避免了网络搜集资源时出现的侵权问题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