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丨市人大代表邬斌: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高匹配度的交流合作平台
2024-01-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多学科深度协同,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很多青年科技人员深耕一线,尤其是核心关键领域青年力量亟需权威专业的平台提供合作交流机会,较难迈出跨领域协同的关键一步;事业起步,缺乏合作交流渠道,跨领域资源相对匮乏、试错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不确定性相对较大;单点开花,尚未形成合力,协作势能亟待开发。

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带来一份《关于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台与路径的建议》。邬斌表示,上海共青团联系青年科技人才,主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也设有科技界别。在上周刚举行的市青联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邬斌听到青年科技人才分享的一个现状:长期深耕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合作交流机会、渠道和平台指引,他们需要一个可“破圈”的高匹配度平台,来提高青年人才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

基于此,邬斌建议,可以组建凝青聚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将关注核心关键领域的青年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和愿景的青年社群。成员通过这个平台拓宽视野、获取新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综合实力、碰撞新火花,为未来的合作发展打下基础。社群凝聚力将激发青年成员的协同创造力,为核心关键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了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就需要定期举办系列活动营造协同创新氛围。邬斌建议,一方面通过举办产业主题论坛、战略咨询会、科技论坛、科技竞赛、企业家茶话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提高青年人才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青年学术带头人发起和牵头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国际活跃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可以围绕产业链短板,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和跨创新链多环节协同。邬斌表示,可以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中心,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发挥市场驱动作用,建立行业骨干企业创新成果需求池,形成“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重点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薄弱环节,推动青年科研力量与产业力量协同创新,进一步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携手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