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市人大代表马炜:发挥上海科创资源集聚优势,构建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
2024-01-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上海如何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如何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造就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马炜建议,进一步发挥上海科创资源要素集聚优势,构建面向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主城区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要素空间耦合程度不高

马炜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机遇期,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已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区人才、科研机构、风险资本等要素集聚优势,加快打造面向新经济的创新城区,通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增加创新服务平台供给、打造创新应用场景,促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上海主城区作为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需要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打造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助力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总体目标,上海提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创新功能集聚区、复合型科技商务社区、嵌入式创新空间等多样化的科技创新空间。主城区是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区,也是上海创新功能提升的主战场。对照新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上海主城区的创新发展当前仍存在科技创新策源与转化整体能力不强、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要素空间耦合程度不高、面向未来的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等问题。

马炜认为,从城市总体创新能力来看,上海在创新策源、创新转化、创新孵化等环节与国际大都市以及北京深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城市主城区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要素空间耦合程度不高,混合型产业用地缺乏制度支撑,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全链条一体化布局需求。此外,还存在主城区面向未来的应用场景布局还不够丰富等现状。作为高密度的人居环境创新试验区,数字化转型步伐还不够快,数字化应用场景仍以点状布局为主,缺乏体现未来概念城区的整体更新项目,缺少针对元宇宙创新应用场景的系统布局规划,虚实融合程度不高。

围绕创新引擎机构,优化特色产业园区布局

上海如何建设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马炜提出了自己的金点子。他建议,要围绕创新引擎机构,优化特色产业园区布局。比如以大学、科研机构集聚区与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布局大学驱动型的特色产业园区;围绕医学院与三甲医院等科研与临床资源集聚区,布局生命科学特色产业园区;依托科技领军企业打造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布局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

马炜还建议,为产业用地功能混合利用提供政策保障,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化空间。这是因为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单一产业地块用途兼容,考虑集生产、研发、展示、销售、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空间需求,鼓励提升工业用地内以研发、商务金融等用途为主的嵌入式创新空间比例;另一方面,在特色产业园区内加快综合用地试点,为特定新经济企业打造定制化创新空间。

“建议强化数字赋能与场景运用,打造全域泛在的城市生活实验室。”马炜介绍说,具体做法是以特色产业园区、城市各级公共活动中心、社区生活圈为主要载体,加快主城区数字科技全域赋能,结合主城区内整体城市更新地区,加快布局未来概念城区项目,同时,聚焦城市科技前沿领域,建立面向未来的城市科技实验室与创新网络。

在马炜看来,增强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强化新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与政策合力也是助力科创的方式之一。“建议设立新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协同各相关部门,对新经济发展趋势与产业新赛道布局进行系统研判,制定新经济发展规划,整合特定政策区内的科技、产业、土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资源,增强对新赛道企业培育、场景建设、数据开放等方面的政策供给。在此基础上,围绕新经济细分产业领域,成立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协调议事机构,强化多元主体共治,完善新经济创新生态治理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