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丨周卫红代表:金牌导游进“市民夜校”,培养居民“爷叔”讲上海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电视剧《繁花》的持续热度带动了上海城市地标的走红,和平饭店、外滩27号等具有浓郁历史底蕴的历史建筑本身也是年轻游客、亲子家庭,甚至是国外友人在沪Citywalk时的打卡点。年轻人对原汁原味的上海故事很感兴趣,通过Citywalk是深度了解上海的好方式。
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影视剧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市民游客想主动去熟悉那些城市地标,而Citywalk需要有能讲好“上海故事”的导游人才。数据显示,目前注册在导服中心的导游中,中文导游超过8600名,外语导游2000多名,包括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导游。而他们中,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已不再承担上海这座城市“故事讲解者”与“文化传播者”的任务。“这一批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政治素养、沟通能力或者外语水平的导游,其实是讲好上海故事的中坚力量。”
为了让更多人能在Citywalk中感受到上海的魅力,今年两会期间,周卫红在她带来的《关于重视导游在讲好“上海故事”发挥作用的建议》中提到,建议位于历史风貌街区的街道聘用优质导游担任街区故事讲解志愿者。在上海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不能仅聚焦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还应该包括城市和街区发展的当下内容。建议结合游客需求,位于历史风貌区内的街道、社区,积极主动对接市旅游协会,配合旅游协会开展对导游的针对性培训和实地考察,为讲解提供更多新时代发展和文明、民主建设的案例,进一步丰富都市旅游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对有条件的街区,建议聘请导游担任街区故事讲解志愿者。
同时她也建议,在公共文化配给项目中,尝试邀请部分国家级金牌导游走进“市民夜校”担任讲师,将相关街区历史文化信息,以生动的形式传递给更多市民,为将来市民与选择Citywalk的各方游客进行交流奠定基础。
周卫红觉得,上海是国际化的,也是生活化的,具有烟火气的。对一些历史街区的Citywalk导览,有些导游可能只会讲导游词,可以介绍建筑的年代、样式和特点,但并不清楚建筑在城市更新里承担的作用,社区居民是如何生活的。“比如怎么关爱老人,如何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最熟悉这些故事的还是住在这一街区的居民,他们可以将这些独具烟火气的故事融入Citywalk的讲解中,而这批人需要参与专业的培训。”
“市民夜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平台,金牌导游担任“市民夜校”讲师,培训热爱艺术的居民,“如果你走进上海某个历史街区,在弄堂口、拐角处遇到一位热心的上海爷叔,他能结合居住、生活的感受,将街区故事娓娓道来,我想这一定比一位导游来讲,有更多妙趣横生的地方。”周卫红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