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王益群:敬奉贤人,奉贤欢迎青年才俊到来! ​ ​
2024-01-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相传,孔子的弟子言偃晚年返乡传道讲学的最后一站正是奉贤古地。1726年奉贤设县时为纪念这位贤人起名为“奉贤”,取“敬奉贤人”之意。

在上海两会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奉贤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表示,奉贤这座城市是求贤若渴的,“我们非常欢迎海内外,国内外的青年才俊能齐聚奉贤、扎根奉贤。”

深耕青年理想的创新发展活力区,让青年奋斗在奉贤

奉贤高度重视吸引年轻人、成就年轻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把“青春奉贤”打造成年轻人成就梦想的希望之城,打造青年人为之向往、皆有可为的未来之城。王益群表示,这句话是真诚真切、实实在在的,有指数为证。

其实早在2022年,奉贤就在全市率先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指标体系构建,通过5大类37个主客观相结合的指标维度,从创业活力、就业活力、政府服务、经济环境、创新活力等方面,分析和衡量青春奉贤活力和奉贤青年幸福感,研制并发布“青春奉贤·幸福指数”“青春奉贤·活力指数”,构建青年向往之城的评价体系。

据其介绍,继之前两个指数之后,今年奉贤将开展“青春奉贤·发展指数”调研,更全面地描绘青年群像,更具体地分析奉贤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比较优势,探究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持续将“青春奉贤”系列指数打造成为了解青年动态、指导青年工作、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虽然到奉贤的时间不到一年,但王益群已经感到了“奉贤速度”。“可以说,现在正是奉贤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临港新片区大力发展,五个新城快速发展,这些利好都将让奉贤的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这些年,我们全力推进特色产业积厚成势,初步形成了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分别是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和新材料。”王益群介绍说,以数字经济为例,奉贤在奉贤新城核心区拿出近2平方公里,打造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江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场景。

在奉贤,既可以在乡野走入科学之门,又可以在田间拾取乡创的乐趣。王益群介绍说,奉贤以“科创、文创、社创、乡创”为主题在全区设立青少年创新实验室18家。比如青村镇打造吴房村创新实验室,开设思尔腾创新学院,丰富乡村社区的创新实践空间;金海街道打造“星海创立方”创新实验室,成为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不仅如此,奉贤还全方位丰富创新空间场景。建设青年发展型街区、园区、社区、乡村社区。有家庭的青年在闲暇时可以到爱企谷园区“海里农场”亲子乐园遛娃,那里有热闹的夜间集市;单身青年则可以参加南桥镇的“团团活力圈·社区青春行”,参与社区青年服务。

“奉贤是一个敬奉贤人的地方。希望现在的优秀大学生,能成长为未来的贤人。”王益群介绍说,为了积蓄青年力量。奉贤创新推出“贤才大巴”系列活动,组织23批次高校学子走进区内重点企业,吸引青年人才来奉就业创业。实施“奉贤区青年学子成长计划”,打造“奉信·奉贤·奉献”“南上海城市管培生”两大品牌,培育高校大学生在奉实习实践。

为吸引人才聚集。奉贤还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吸引人才等政策。深入推进“滨海青年英才计划”,拓宽人才发展举荐视野,让更多优秀青年脱颖而出。此外,还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服务站点建设,打造15个特色服务站点,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一站式”服务。并创新“南上海青年会客厅”“959贤城青年说”等交流平台,邀请各界优秀青年英才走进奉贤分享创业就业故事。

打造青年无忧的宜居生活品质区,让青年归属在奉贤

周末,驱车前往奉贤博物馆打卡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2019年5月,奉贤博物馆建成使用,优质大展持续破圈引流,观展人数已突破110万人次,社会影响力指数名列全市区级综合性博物馆第一。同年10月,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1800多场演出,观演人数超180万人次。

王益群介绍说,2023年9月底,奉贤再增一处休闲打卡地,集研学、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的言子书院正式对外开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上海美术馆首家分馆落英缤纷文化中心、沈家花园等文化综合体建设,并在优化场馆运营上持续发力。引入高质量文艺演出,举办高品质展览,打造融‘演、展、阅、游’于一体的南上海文化。”

众所周知,奉贤有碧海金沙4A级景区,也有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王益群介绍说,奉贤区在三年前就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目标,同时2022年7月,又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奉贤是全国唯一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直辖市城区,也是市里首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区。“我们也正在争创‘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相继完成绿地生态系统、公园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规划,以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顶层设计和源头上定义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空间。”

不仅如此,奉贤还在打造“百里城市绿道、千亩环城森林、万亩生态绿核”,建设滨水空间和线性生态空间,全区森林覆盖率1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平方米,公园总数近200个,“百座公园、千里绿廊、万顷林地”的城市生态体系基本形成。王益群表示,未来,奉贤将通过创建,力争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生态环境、旅游环境、营商环境。“我们也热情欢迎区内外朋友来奉旅游度假、创新创业。”

在这样气候宜人的环境居住,是不是感觉天天在度假?王益群透露说,为了满足各路英才高品质住房需求,奉贤持续“放大招”。目前已筹措各类人才安居房源2.6万套,租房可以享受最高每月2000元的补贴,买房可以享受最高80万购房补贴。

他介绍说,近年来,奉贤完善安居房源保障。加大住房供给,筹措各类人才安居房源2.7万套、供应人才安居房源8219套。开发上线集成房源信息发布、网上签约等功能为一体的“奉贤人才安居平台”,实现青年“一键入住”。规范和优化保租房户型设计,让青年享受“拎包入住”体验。

比如位于奉贤区四团镇的“奉发未来·临港社区”是奉贤区最大规模的人才公寓,公寓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目前推出1944套租赁房源,从“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8类户型满足单身青年到两孩家庭的不同需求,为解决青年人才就餐等问题,社区内还配备了公共食堂,为入住居民提供伙食。开设健身休闲、阅读交友等公共空间,配送社群社交、成长赋能、亲子共育等乐活贤城系列服务,形成青年发展友好的宜居生态圈。公寓首批开放了605套租赁房源,开放后短短一周内就有20多家企业员工组团看房、选房、租房。

围绕青年租房住房困难,奉贤还制定出台《奉贤区新城区域人才购房实施细则》和《奉贤区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购(租)房补贴”的阶梯型递进式青年住房保障体系,为符合条件扎根奉贤就业创业的人才给予每月800-2000元的租房补贴,面向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予以40-80平方米物业免租。

探索青年向往的共建共享引领区,让青年建功在奉贤

“从农村到城市,各个品种的创业形式都可以在奉贤践行。”作为奉贤“一号推介官”,王益群强烈推荐青年选择奉贤。“这里是一个上风上水的地方。南面就是杭州湾,北面就是黄浦江,交通很发达,到市区只要半个多小时。近年来,奉贤也进入了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今后轨道交通会越来越多。我们和很多知名的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解决了优质均衡教育。大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引进了两个三甲医院,还有一个即将开工。”

在王益群看来,奉贤对青年的赋能是全方位的。其中,乡村赋能包括开展大学生“返家乡”工作,成立“电商助农”“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科技兴农”三支乡村振兴服务团,选派30余名高校学子返乡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乡村文化风尚引领,围绕技艺传承、文化传播、文创延伸三个方面,推动奉贤乡村非遗文化发展。

社区赋能包括实施“青春社区”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团青骨干以业委会委员、楼组长、主任助理等身份参与业委会建设。完善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提升“志·未来”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先后组织动员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重大赛会、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

“当你的努力遇上机遇,一定可以大展宏图。”在采访结束之际,王益群再次对广大青年发出了热忱的邀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