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王曙群携青年技师一起,一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太空梦
2024-01-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从神舟八号、神舟十七号、天宫、天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到今年刚发射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制造的对接机构已经完成了31次对接任务。

我国航天事业腾飞,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是亲历者、见证者、践行者。从普通的技术工人,到全国劳模,再到首次获评何梁何利基金奖的上海工人,这30多年来,王曙群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他是新时代产业工人中的典范,也代表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工人时代”的到来。

  // 16年奋斗,上演一场场完美“太空之吻” //  

上世纪80年代末,王曙群入职时,企业里已有3000多名员工,他的工号是2989号,“当时的发射任务很少,每年最多发射一发,有时候3年才发射两发。”任务不足,工资低,不少一起入职的同事纷纷跳槽,出于对航天的热爱,王曙群选择了留下,他的坚持,也迎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春天。

1995年,上海航天瞄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研制“空间对接机构”,曾在企业技能比武中获得过第一名,让王曙群有幸成为研制队伍中的一员。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从入项目组的1995年,到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整整用了16年的时间。而他也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华发徒生的中年大叔。

这16年里,难关无数,破题百千,一切都来之不易。

交会对接过程中,需要将200多个插孔准确并同步插入插座,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太空之吻”。实现这一“吻”,对接机构中的每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试验。

最难的时期,是2011年首次“太空之吻”对接机构交付前的两年,王曙群回忆说,他们的团队一天只能看到一次太阳,就是在早晨上班的时候,接下来的一整天都在车间里工作、加班。

产品交出的那天,王曙群一度恍惚,“那天我们下午4点半下班,我走出车间时看到太阳,突然以为又到早晨了,又该上班了。”

  // “100-1=0”边研制边总装创造奇迹 //  

2024年1月17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顺利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发射任务首战告捷。而上海航天长征系列火箭从几年一发到一年几十发,不断推动航天科技进步,在一次次转型升级中创造航天奇迹。

早在2021年,我国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王曙群也感慨:“近几年,我们航天赶上了快速发展的好时候。”

同样,伴随着型号任务越来越重,国家赋予航天人的时间越发紧迫。为了满足飞行任务需求,王曙群团队一年要生产5-6套对接机构。在生产过程中,以往是“一边研制一边总装”的生产模式。如今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团队通过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对接机构产品通用的方案将部组件产品化、通用化。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从短期规划扩展到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产品全周期生产模式,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王曙群有句话很出名:“100-1=0”,这也是航天行业的特色,航天产品的研制从来没有99分。“航天产品的管路密封,也曾经是我们研制过程中的拦路虎。”王曙群说,管路密封就像血管对人体一样,直接影响航天产品的品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采用熔焊技术制造的导管合一次格率仅为20%左右,管路多余物清洗一次合格率为77%左右。

经过反复试验对比,王曙群团队将熔焊改为钎焊,对接焊改为“管子套管子”的插入焊,通过数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艺流程改进,优化确定了“三步走”的清洗技术路径,完成了43 套试验件和正式产品清洗验证,经导管内残留颗粒度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最终,这一项(“航天超细直径小腔检漏管路制造技术及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上海航天技能工人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方面“零”的突破。

就这样一路爬坡过坎,王曙群带领团队先后参与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解决了许多工艺难题,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到40天,装配可靠性明显提升。

  // 技能育才严师带徒,培养新一代航天人 //  

今年是54岁的王曙群从事对接机构领域的第29个年头。航天事业是团队作战,作为老一代航天人,把自身技能传承给年轻人被王曙群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4年,中国开始迈出月球探测的第一步。2005年,对接机构研制进入关键时期,王曙群担任了班组长,所在的班组接到“玉兔号”月球车研制工作的新任务。如何做到对接机构和月球车研制“两同步”“两不误”?王曙群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上。

建好队伍、拿出“压箱底”的三本厚厚的笔记本,通过“传、帮、带”的模式,让年轻组员快速成长。有一年春节前,在月球车整机振动试验时,发现了测试数据不符合要求,要求王曙群立刻去北京参与排故。“我去,是可能更放心,但年轻人会错过了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深思熟虑后,王曙群顶住压力做了一个决定,让赵杰、夏巧伟、吕雯龙三位年轻人去,他自己坐镇后方支持。

优秀的徒弟们没有辜负王曙群的信任,很快顺利完成了任务。事后,王曙群又与他们一起把排故的技术细节提炼总结,申报全国优秀质量QC成果,并获金奖。

培养新一代年轻航天人,王曙群想了很多办法。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岗位能力互学培训;推动成立“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中教导年轻人们……这一过程中,王曙群始终以身作则,走好每一步。

王曙群的徒弟夏巧伟还记得入行那天,王曙群就对他说,“航天人可能十几年、几十年干一件事,也不确定能够干成,所以你必须真热爱,有情怀。”亲眼看着师傅践行每一条诺言,跟着师傅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成就了如今的年轻技师夏巧伟。

如今,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班组现有成员30名,近年来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岗位能力互学培训模式,实现了在岗10年以上的组员均取得技师职业资质,班组实现技师比例达到50%的目标,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7%的技能型班组。

不仅仅在工作上是大家凝神聚力的“定海神针”,王曙群在生活上也像个“大家长”,“现在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面临的压力比我们那时候更大。”王曙群常和团队年轻人们谈天,“航天任务的特殊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但我们依然十分鼓励、支持年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清楚员工的家庭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去年有个刚进企业的外地员工想在上海买房安家,王曙群不但帮忙参谋,还下班后亲自开车去看看小区所处的地段和环境。

近三年来,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同时,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培养出了“全国技能能手”何启超、“全国团十八大代表”舒辉、“95后数控国手”郑敬伟等一批技能人才。未来,他们都将有望成为航天工匠、上海工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