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老建筑新地标、寻访“钦羡的人”,这个寒假虹口学生在社会大课堂感受时代脉动
2024-02-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明天,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将开启2024年春季新学期。回顾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不少虹口中小学生都觉得收获满满——在“2024寒假·我的虹故事”主题实践活动中,他们走访了老建筑、历史遗迹,到访了城市新地标,还寻访了身边“钦羡的人”。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发现、在寻访中触动,切实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到了时代脉动。

发现“家门口的变化焕新”

追寻“社会的发展律动”

立德在平时,树人在生活!为进一步运用好市区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资源,持续推进文化引领学校“大思政”工作,深化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虹口教育充分抓住寒假这一亲情社情交融的时间窗口,组织开展了“2024寒假·我的虹故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寻亲访友、休闲放松之余,发现“家门口的变化焕新”,追寻“社会的发展律动”,感知“真实的意蕴心境”,涵养“家国的大情怀”。

寒假前两周,对近7千名同学参与活动情况的反馈统计显示,孩子们的前十大推荐到访地分别是:鲁迅与内山书局、五卅烈士纪念广场、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鲁迅公园、中共四大纪念馆、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曲苑、今潮八弄和身边的“社区美丽家园”。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虽然只有短短550米,但上海市第五中学王莘霖很喜欢到这里漫步。“每一次来这里,都有新的感受。”王莘霖说,在褐红色呈几何型图案的多伦路弹阶路上,视线一一浏览过左联会址、景云里、夕拾钟楼等文物保护建筑,鳞次栉比的商铺,休闲的咖啡馆、电影院,使老街焕发出新的朝气,仿佛时空交错在一起,委婉地诉说着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之路。

北虹初级中学李思宇记得小时候和妈妈去过山阴路口的新华书店,今年才发现这里已经焕然一新,修缮成为“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书局作为“鲁迅小道”核心区域,以“大先生的会客厅”的全新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在新时代一样成为人文交流的平台。“看着历史建筑焕新活力,作为虹口的孩子非常幸运和自豪。”李思宇说,希望自己和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加倍努力学习,赓续接力,将来为建设更好的虹口添砖加瓦。

除了老建筑、历史遗迹,一些拔地而起的新地标也让中小学生感触良多。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是虹口区新建成的一座集表演、创作、教育、交流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长青学校李嘉林同学从自家阳台向外眺望,就能看到这座剧院,他几乎是亲眼见证了这里从一片平地崛起为一座壮丽的大剧院。“这不仅让我深感上海这座城市发展之迅猛,也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让我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了一份醉心的美好。”

寻访身边“让我钦羡的人”

感悟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在走访老建筑、新地标的同时,此次寒假主题实践活动还鼓励青少年或自己、或结伴、或跟随家人,寻访身边一位自己眼里“钦羡的人”,来一场特别的新年拜访、新春探寻之行。截至开学前夕,对近万名同学参与活动情况的反馈统计显示,孩子们寻访的前十类“钦羡”人物群体分别是:劳模、科技工作者、军人、教师、文化艺术人员、社区工作者、传统手工匠人、环卫工人、医务工作者、父母等。

北郊学校的包家琪、陈奕恺等6位同学在新陆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访了上海市劳模刘建中。刘建中爷爷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年幼时的学习经历,分享了在纺织厂的工作经历。讲述中,他多次强调“认真”二字,“现在要认真对待学习,将来要认真对待工作。”与刘爷爷的近距离对话让孩子们心情很激动,而劳模对待任何事情都怀有的“认真”精神也深深印在了他们心中。

钟山初级中学的何雨哲同学是一名红领巾讲解员,年前的一次活动中,他有幸近距离采访了一直敬佩的张家禾。张爷爷退休后一直钻研红色历史故事,几十年如一日,担负起红色文化志愿宣讲的工作,也荣获市区诸多荣誉称号。这次访谈中,张爷爷说自己是个党史传播的“拉车人”,从心底里热爱这项事业,“研究了大半辈子已经放不下了”。听了这番话,小何同学对自己的讲解员工作也更加自豪,并下定决心要接过张爷爷手中的接力棒,传承好这份“热爱”,让红色精神永流传。

世外教育附属虹口区欧阳学校的赵浩然是一个小科学迷,假期里,他有机会寻访了著名古生物学家、“恐龙院士”徐星。徐院士给他介绍了自己探索科学、追逐理想的过程,讲述了亲身经历的发现、挖掘和研究、保护化石的故事。“探索是一个不断尝试、甚至不断失败的过程,但追逐理想是永不停歇的,一旦发现线索,就要牢牢抓住、不断求索。”小赵同学被这种科研精神深深折服。

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的王家奇同学最喜欢吃上海小笼包,每次看到一个个小笼包在面点师的手中飞速成型,他都暗暗敬佩。寒假期间,王家奇寻访到一位面点师傅,亲眼看到了调馅、揉面、擀皮、包馅、上笼蒸的一整套制作过程。师傅告诉他,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个环节都需要极高的技艺及耐心。“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小王同学感慨地说。

“社会实践是最生动的成长课堂。”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磊表示,虹教系统着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创设了“六个一百”新机制,特别是每年都会充分利用好假期的时间窗口,组织开展“虹教学子人人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小切口”引导青少年学生在行走中发现、在寻访中触动,切实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时代脉动,让教育自然地发生、让“大思政课”润物细无声地植根于学生心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