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玉石如何辨别真伪?记者体验国检火眼金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消费者小张去年6月在网上购买了一个黄金吊坠,算下来只要460多元一克,因为之前在网上买过黄金,也去实体店换过款,就觉得没问题。没想到几个月后,她想给妈妈打个镯子,送到金店才发现吊坠是镀金的。
如今,在网上购买珠宝首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消费习惯,然而,价廉物美的背后也会遇到坑。如何避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走进了国家轻工业珠宝玉石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直击高科技“火眼金睛”。
◇ 记者上了一堂现场“鉴赏课” ◇
国家轻工业珠宝玉石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南京路实验室就在老凤祥银楼总店的楼上。实验室里,身穿白大褂的检验师们正在忙碌,开放的窗口接待着消费者们。
记者特意带了一个网上购买的红色翡翠戒指前去检测。
“我们检测每一件珠宝都需要综合使用一系列大型仪器。”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俞佳宁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装备,一边操作。
只见他先是用宝石显微镜,仔细观察红翡的内外特征来确定翡翠的真假和品种。然后使用紫外荧光灯照射,观察它在紫外线下的发光现象。折射仪测量的则是宝石的折射率。此外,还有分光镜、偏光镜等珠宝检测常规仪器,最后结合大型仪器——红外光谱仪的谱峰特征,来对宝石的种属、优化处理、合成特征来进行综合判定。
“每一种宝石都有自己特定的折射率。”俞佳宁科普道,“红色、黄色翡翠的颜色跟绿色、紫色翡翠颜色成因不一样,它们属于次生色,因此分为三种——纯天然形成、后天加热优化提色、人工染色,前两者都属于天然翡翠A货,人工染色鉴定后会注明。
虽然后天加热优化跟纯天然形成同属A货翡翠,也是行业允许,但价格不同,如何鉴别是否优化过,就要靠红外光谱仪。“它可以测量宝石的分子结构,类似于测人的指纹,是最科学的鉴定仪器,大部分的宝石都要用到红外光谱仪,通过谱峰、强度、波数,鉴定其是否经过优化处理。”经过透射法、反射法的检测,俞佳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记者网上购买的红翡戒指是经过优化的天然红翡。
消费者孙女士带来了两个和田玉手镯,由于是托朋友买的,她对于自己悄悄来检测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检验师的一番讲解还是让她失望了。她那两个号称新疆和田玉“猫眼”手镯虽然都是和田玉,但产地并不是新疆,而是青海。
“和田玉跟翡翠不一样,翡翠是看光泽,和田玉要润,这两个属于青玉和青白玉,缺点是结构、质地不均匀,这跟生长的地质环境有关,没有羊脂白玉好。”至于“猫眼”,俞佳宁解释说,和田玉“猫眼”只是一种特殊的光泽和光学效应,和玉质特征的结构和切磨工艺有关,但跟玉的品质和质量好坏并无太大关系,因此不是加分项,和田玉主要看颜色、质地。”虽然实验室不检测产地,但俞佳宁还是凭经验给消费者上了一堂“鉴赏课”。
◇ 套证、假证……证书也能造假 ◇
记者和孙女士买到的好歹都是天然A货,另一位匆匆赶来的消费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带来的满圈阳绿翡翠手镯和飘花手镯检测结果,前者是酸洗注胶加染色的翡翠手镯,也就是俗称的“B+C”货,而飘花手镯根本就是经过处理的石英岩。“它们实在是太漂亮了,但是这个价格想想也不会是真的。”虽然结果在预料之中,但这位消费者还是不死心一定要亲自来验证,因为假货价格也不便宜。
记者留意到,那个满圈阳绿翡翠手镯也有证书,但是证书上没有照片。
“我们遇到过假证,连二维码都是假的,还有套证,也就是说,证书是真的,但对应的可能不是这个手镯,被不良商家‘张冠李戴’了。”俞佳宁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还是要认清国家资质的检测机构,一些地方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法律效力。”
“目前黄金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条痕比色法、密度法、火试金法和X射线荧光法等。”老凤祥银楼西号的王经理告诉记者,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产品的形状、款式和产品来源等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如快速、简单的初步判断,可以选择条痕比色法或X射线荧光法;需要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可以选择火试金法。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自身对珠宝并不是特别了解的情况下,尽量找品牌金店去购买产品,网上鱼龙混杂,有真有假,购买需谨慎。“网上消费还是要以产品质量为准,不要迷信对方提供的证书。如果有疑问,可以去国家级检测机构进行复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