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代表就是要沉下去察实情听真言深思考
2024-02-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生于1990年的师延财是一名核级焊工,是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也是去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并成为本届上海代表团里最年轻的一名代表。

这名家乡在青海的小伙子,放过羊、打过铁、当过小工、拉过电缆,但师延财由衷地认为自己生逢其时,当代中国新青年就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此前,正是核工业教育帮扶的好政策,让师延财成为一名核工业人。不懈苦练钻研和奋斗,如今的师延财已是中国核建高级技能大师,中核检修焊接专业首席技能专家,主要从事核电站机组大修等工作。

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迅速转变角色。认认真真学习文件,增强履职本领,同时积极与上海市人大职能部门及多名代表联系,学习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师延财积极参加各种代表活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努力为人民利益发声。他时刻关注核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提高核能“走出去”竞争力;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等建议,助力核工业强国建设。

“1958年9月27日,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生产揭幕典礼隆重举行,开启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核工业逐步发展壮大,铸就了‘两弹一艇’惊世伟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涌现出了以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师延财说起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史,如数家珍。也因此,他建议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国家“核科学日”。

在师延财看来,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可以激励核工业人和核科学工作者在核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求索不止、创新不竭,教育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让核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大众,持续提升我国核能全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科技事业的辉煌篇章。“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国家部委反馈,表示将认真考虑这个建议,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和探讨,而我也将继续通过调研不断完善相关内容,提高建议的可行性,推动落实落地。”师延财说道。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每一个建议意见,都是人大代表为民发声的表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更体现了代表们履职尽责、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和使命。也因此,师延财总是很珍惜每一次履职调研等机会,这既是走在一线深入了解情况,也是互相学习的绝好契机。

去年,师延财还参与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调研活动,了解工作情况,为司法公正贡献力量。同时,围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社会民生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在调研前,他总会提前做些功课,希望提出了一些问题,以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师延财认准一个理:人大代表就要沉下去察实情、坐下来听真言、静下心深思考,才能发挥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通过履职,他也越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用行动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

新一年的全国“两会”又将在春天如约而至,作为核工业人,师延财表示,将继续就设立国家“核科学日”、营造全社会知核爱核发展环境等提交更深入的建议。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即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我想,今年再次建议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国家‘核科学日’,并以设立‘核科学日’为起点,普及核能知识,铭记核工业创业初心,以奋进之姿永葆强核报国之志,以躬身之为锻造成事之功,共担祖国核事业这项光荣使命,共圆核强国这个宏伟梦想。”师延财说,今年,他不仅会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也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努力推动建议落实落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