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了!这个特殊的“标记线”,传递的是医疗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广兆/文 常鑫/图、视频
肿瘤患者放疗期间,需要在患者体表画上长长的坐标标记线,来保证射线治疗的精准;但是传统的画线方式会因为患者出汗、洗澡等原因变浅、脱落,为了不影响放疗的精准性,通常要求患者放疗期间不能洗澡,以及医生反复描画标记线甚至重新定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团队想到了一个金点子,将传统画线贴膜和纹身技术相结合。截至目前,这一小小的创新举措已经温暖到了11000余名患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天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为了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医院围绕“抗癌济世路、守护健康行”的创全口号,各科室、各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从日常诊疗中发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在细节处做改善,连续3年开展“暖心医疗服务品牌”孵化活动,旨在通过暖心医疗服务,让患者就医更安心、更暖心、更贴心。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过去在放疗前,医生会在患者体表画上用于确定治疗体位的坐标标记线,治疗时,技术员通过复刻坐标标记线所示的同一体位,使得射线能够精准进入靶区,实现精准治疗。而放疗的周期需要一个半月到2个月的时间,蓝色的标记线会因为出汗、洗澡等原因变浅、脱落,患者就需要找到医生重复描画,或是重新定位,会影响治疗准确性,也增加了患者跑医院的次数。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放射治疗中心治疗技师组组长许青及其团队动了不少脑筋。团队忽然想到,纹身技术具有不易脱色的特点,何不借用这个技术,让患者就医更加温暖?说做就做,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经医生、物理、技师三方多次探讨、磨合,探索出了传统画线贴膜和纹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表标记线的清晰、准确、稳定,避免了患者因标记线不清晰而影响治疗精度,甚至中断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放疗过程中洗澡,大大提升他们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许青告诉记者。
于是,专业的纹身师被请到医院里,给放疗技术员做演示培训。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黑色小圆点被画在了患者身上,肉眼看上去就和身上长的痣差不多。
这一特殊的“放疗标记线”,不经意间传递着医疗的温度。自2023年2月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开始试用该技术,迄今已有一万多名患者做了体表标记线纹身。患者家属刘女士告诉记者,母亲因为宫颈癌在肿瘤医院接受放疗,这个特殊的“放疗标记线”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画线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就像针刺一样仅有一点点疼痛。放疗期间,一样可以洗澡,妈妈的心情也明显变好了。”刘女士告诉记者。
为了给患者就医带来更多温暖,更多的细节还在被改进。
传统的放疗机房建设之初里面没有更衣室,来自放射治疗中心治疗技术组的青年医务人员,则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定制了简易更衣间。但是仍然有些心急的患者会在前一位患者治疗结束穿衣时就冲进去,于是团队在入口加设一道布帘,更好保护患者隐私。
“这些小小的服务改进和优化,都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治疗之外,也希望能用细节服务温暖每一位肿瘤患者。”许青说,需要医务人员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去关注患者遇到的问题,再去改进“一个小小的细节或服务,但会带给患者心理上的一种温暖,也让他们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广兆/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