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若真是金句,又何必借名人之口
2024-02-29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南京大火事件发生后,大众对受难者的悲悯之情弥漫网络,但也有恶评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嚼舌者还不忘加一个前置“鲁迅说的”。

鲁迅确实写过这句话,但既非是他的首创,而且是对文学作品人物“孔乙己”的特定评价,这句话的语境是小说的内在逻辑。可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逻辑,可怜的无辜者大有人在,而“好人一生平安”只是大众的美好愿望。

发出这样是非观凌乱的言论,还要拉名人一起背锅,不知是嚼舌者的悲哀,还是鲁迅的悲哀。

伪造、滥用名人名言,已成网络乱象。杜甫的“网红诗”,鲁迅的“山寨语录”至今流传,而两位文坛大家的“辟谣”都被做成表情包成为名梗。曾经在网上感动很多人的《杨绛百岁感言》被证明是凭空捏造;莫言获得诺奖后,就曾有演员分享所谓其小说中的名言作为鸡汤,其中包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样的名句,可笑的是这两句多年前曾以“余秋雨”作品的名义在网上出现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出自作家张小娴早年写的小说,由于当时她尚未成名,这句话就被安到了“文坛泰斗”泰戈尔身上。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张爱玲、林徽因乃至于当代名嘴王朔、韩乔生、白岩松都陷入了伪名言的重灾区。

这种现象,无论古今中外皆有,也被冠以“托伪”的学名。正如西班牙作家比拉-马塔斯所说,“有时候想出一句妙句,但是从我嘴里说出没有分量,就假装这是莎士比亚说的,大家都觉得这果然是一句妙句然后广为传播。”不少网民、媒体、公众号让古人名人为自己代言,自己则替古人名人“造句”,以“借壳上市”的形式博取更多的关注度与流量,可在这个过程中对名人名言的凭空捏造、张冠李戴、断章取义,有些看似正能量的词句,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有些看似符合当代价值观的言论,却又完全背离了名人思想的初衷。这既是对精神思想的戕害,也是对文化秩序的破坏。

其实文化打假的行动一直在持续着,除了民法典关于著作权、名誉权的维护之外,民间也在积极努力。2019年“鲁迅说过的话”检索系统上线,媒体人杨健也曾出版过一本被誉为“谣言粉碎机”的《名言侦探》。可是面对汹涌的“托伪”潮,这些努力成效有限。2023年中国网民人数将近11亿,随着网络平台和短视频的兴起,人们获取知识更“碎片化”。当那些不知真伪的“名言警句”扑面而来时,人们在接收的那一刻得到情绪上的快感,转发点赞后,又有多少人会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一番。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有引经据典的传统,但这种“拿来主义”的基础应该是思考。时至今日面对繁芜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依旧要学会思考与辨别,即便没有充裕的学习时间,但至少要保留足够的思考空间。

当今有许许多多的网络金句、神回复都来自于普通网友,某些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已经从当年为大众“造梗”变成了从大众“抄梗”,可见民间的力量有多强大。鲁迅在一篇《名人和名言》的文章中指出,“我想,自此以后,我们是应该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沉迷于伪造、断章名人之言,最终会成为心理学家坎贝尔口中的“令错误文化传承下去的不知情的共谋者”;即便是“田夫野老”,若真是金句,又何必借名人之口?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