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声音”从剧场飘来,上海地方文化戏曲人气陡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的声音”正在上海的剧场唱响,这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昨晚,那曲承载着整整一代人记忆的“为你打开一扇窗”又再度被原唱——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唱响。在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举行的孙徐春从艺50年沪剧演唱会,在上海戏迷中有掀起了一股沪剧热。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所在的奉贤新城具有浓厚的沪剧底蕴。孙徐春的专场演唱会之前已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一票难求。没能得偿夙愿的戏迷纷纷将目光投向九棵树的这场加演,本想着“捡漏”却不料难度依然很大。据悉,这台演唱会开票一周内就售空,直到演出前还有人陆续打进电话询问会否加演。
孙徐春是上海戏曲界曾经的“顶流”所在,他饰演的《庵堂相会》《小巷之花》《碧海青天夜夜心》《石榴裙下》《大红喜事》《家》等深深地印在了很多人的记忆之中。所以孙徐春这次从艺50年演唱会能够如此火爆,也并出人意料。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很多青年人其实是第一次来听沪剧,因为他们看了方言版《繁花》,被沪语的魅力惊艳到了。
冲着《繁花》第一次听沪剧的陈鑫就坦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没想到阿姨们追起星来,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我们。”一旁的朋友笑说:“人家比我们敬业多了好嘛,居然每一段都能跟着唱,这唱戏可比我们唱歌难多了。”
方言版《繁花》说的无疑也是“上海的声音”。也就在前晚,同样是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因电视剧《繁花》热播而再度走红的评弹《高博文说繁花》,让市民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回味了海派评弹紧跟潮流的时尚感以及独一份的松弛感。刚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旧金山四城完成文化交流的高博文,这次算得上是“空降”九棵树了,几年的《高博文说繁花》演下来,他对这座作品的理解显然更深入了,节奏的把握也是恰到好处。
据悉,为让更多年轻人和奉贤新移民了解“上海的声音”。近年来,九棵树和上海沪剧院联手,打造覆盖全年龄段的沪剧公益沙龙。面向6岁到12岁少儿沪剧爱好者,每年开展近百次沪语和沪剧公益培训。面向中老年沪剧爱好者,每年推出24次沪剧长青班公益培训活动,并对当地现有的民营沪剧团、沪剧爱好者沙龙,定期进行免费的业务指导。九棵树总经理陈西加说:“沪剧是上海最美的声音,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和新移民,能够听见这种美、感受这种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