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星星的孩子”打通连接社会的渠道,普陀区成立“星星”守护联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自2岁被诊断为自闭症,阿哲就在妈妈的陪伴下走上了漫长的康复之路。在学校度过了10多个春夏之后,如今,20岁的阿哲已经基本实现生活自理,可以独立一个人出行。再过一年,他就将从普陀区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有望凭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自食其力。
为了帮助阿哲这样的“星星的孩子”更好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今天下午,普陀区成立“星星”守护联盟,34家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公益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成为联盟成员单位。联盟将通过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为特殊学生及其家庭打通一条连接社会的渠道,号召更多的爱心企事业单位为自闭症人群提供实习的岗位和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习得一技之长。
去年3月5日,普陀区教育系统启动“星星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由普陀教育“未来之星”培养对象组成的“90后”靠谱“青椒”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每月“精心送课程”“暖心送活动”“贴心送服务”等方式,为区内35个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扶,一年来累计服务时长近2000个小时。今天,靠谱“青椒”志愿者服务队又与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的12个自闭症学生结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在普陀区,主要有三所学校承担特殊教育任务,分别是启星学校、甘霖初职和曹杨职校。甘霖初职也是曹杨职校的特教办学点,作为普陀区教育局管辖下唯一的特殊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且能自食其力的“准职业人”。
“2017年9月,曹职特教办学点设立在了我校,学校正式开启了特殊中职班的教育教学发展之路。”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薇华介绍说,在普陀区,启星、甘霖、曹职成为了一条完整的特殊教育发展链,推动着学生12年的学习和成长。这些年来,在全区各方的支持和助力下,甘霖初职构建了“公共基础、专业技能、康复保健、社会实践”四大类课程,开设了面点、烹饪、咖啡、刺绣、保洁、园艺等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服务自我、服务家庭。学校加强校内校外衔接贯通,和近20家企事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层级平台,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如今,这些孩子毕业之后的生活成为了新的需求和难点。”高薇华坦言,希望有更多的团队能够加入到爱心事业中来,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甚至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尊自强。
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表示,“为每一位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普陀教育的育人核心理念,这里的“每一位学生”也包括“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的特殊,我们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服务自我、服务家庭,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因为他们的特殊,也需要这个社会予以更多的包容、接纳与关爱。”
胡俊说,“星星”守护联盟成立后,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爱心企事业单位在日常予以关心帮扶的同时,能够适当提供实习的岗位、就业的通道,帮助他们中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在结束12年的校园学习生活后,可以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