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11人,每天1.8万步,05后“娃娃店长”管着一家店
2024-03-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胸前铭牌上写着“店长”,目光上移,解梦君露出笑容,带着一丝孩子气。生于2005年的他是虹口龙之梦一家烤鱼店的店长,每天和11名小伙伴一起将100多条烤鱼端上桌。这名初出茅庐的“娃娃店长”,已经管理起一家店,照顾起一群人。甚至每个月,他还承担了上大学的姐姐的生活费。

进入职场的05后有什么管理经?小解笑了:“我也给他们灌心灵鸡汤。”

  ※  眼里都是活  ※  

虹口龙之梦购物中心5楼,近300平方米的半天妖烤鱼店里,工作日中午时段,30多桌坐了近一半的食客。身穿黑色西装的解梦君步履不停,想要跟上他的脚步是一件挺难的事。

“服务员,这糍粑怎么没有红糖?”一桌食客看到刚上桌的糍粑,皱起了眉。解梦君快走了两步上前,“您好,这是爆浆糍粑,里面是黑芝麻,所以没有红糖。”食客点了点头。

“服务员,开发票。”一桌两位爷叔吃完了烤鱼,找服务员。解梦君上前应了一声,转身去收银台为他们打印结账单,结账单下方有两种二维码,他对爷叔说:“一共两个二维码,这个是公众号,你们扫了没用,需要扫这个二维码才可以开发票。”

走过店里的自助饮料区域,一位女士在机器边等牛奶,解梦君热心提醒:“小心烫。”打开自助台8L的大电饭煲查看,发现自助的米饭所剩不多,他将电饭煲端到了后厨,加上了满满的热米饭,用饭铲拌匀,再把近9斤的电饭煲送回自助台。只要他在店里走一圈,眼里满满都是活。时针指向下午1点,一批食客结束了午饭离开,解梦君又撸起袖子加入了桌面清理。

要不是解梦君左胸前戴着的铭牌标注“店长”,很容易把他当成最勤快的服务员。“忙的时候,我就是那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结束一天近10小时的站立、奔走,他手机里的步数常显示:18000步。

这是解梦君在上海从事餐饮行业的第二年。从小他在学习方面不开窍,中专学的是通讯运营,但他对平台客服也没兴趣。在山东临沂长大的解梦君,从小被教育要懂礼貌,开朗活泼的他和长辈打招呼十分热情。这些特质似乎暗示了他将遇到命中注定的行业——餐饮业。

  ※  踏实肯干换来新身份  ※  

解梦君在山东实习的时候,遇到了师傅陈廼昊。上岗洗手、毛巾消毒、进后厨戴帽,进货仔细检查,陈廼昊带着解梦君从零学起。叔叔、阿姨结伴进店,陈廼昊会一桌桌送饮料、送爆米花,这本让解梦君觉得没必要,“有些事做了也没人看到,不做也没人知道。但陈哥让我看看店里的顾客,有些把酒言欢的是很久没见的朋友,有些形单影只的可能遇上了心事,但他们来店里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从陈哥那里,解梦君知道做好细致服务的重要性,琢磨起每个顾客的情绪。

当初是陈廼昊邀请解梦君来上海闯一闯。往双肩包里塞几身换洗衣服,解梦君只身来到上海,10月的上海微风拂面,感受到繁华城市中高楼鳞次栉比,晚上车水马龙,“好好干吧。”他对自己说。

在烤鱼店里,解梦君踏踏实实,开店前打扫卫生,拖地擦桌,连纸巾折叠装筒都力求好看。服务性行业逐渐磨平了他易暴躁的脾气,闲时他还研究起餐具摆放,“餐盘放当中,杯子放右侧方便顾客拿。筷子不要竖放在餐盘中,要斜放,这样顾客拿取更方便。”点滴的努力陈廼昊都看在眼里,他还知道,有一次店里缺人手,解梦君一人冒雨去楼下拉货。小一吨的鱼和菜共八九十件货需要拉到仓库,他一个人推着推车来回四五趟,沿途还有一个大斜坡,等货都送到仓库,解梦君两腿直打哆嗦。“他很靠谱,在他这个年龄段不容易,也是个做事认真、积极乐观的孩子。”

一年前,解梦君当上了店长,那天他又激动又紧张,只记得陈哥说了一句话:“你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  我也灌心灵鸡汤  ※  

一名05后店长,带着来自甘肃、云南、江西等地的11名员工,平均年龄也才20岁。他开始学着考虑员工的情绪,员工的生活需求,了解商场活动。

每天上午,解梦君让每个人打扫自己的包干区,然后带着所有员工走一圈,逐一作点评,对“差生”,考虑到幼小的心灵,解梦君也不太直接批评,“再接再厉,明天改正。”

但遇到原则性问题,解梦君也会很严肃。曾有一名传菜员,因为和女友闹了点矛盾,将情绪带到了工作中,上菜机械化,不带感情地对顾客说:“开锅一分钟,先吃鱼后刷菜。”

“兄弟,晚上下班了一起出去吃个饭聊聊。”解梦君把人约了出去,了解前因后果,疏导情绪,最后还不忘拍着对方肩膀灌心灵鸡汤,“没事的,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烤鱼店离虹口公园近,有时候下午休息的2小时里,解梦君会招呼店员们一起去公园里走走,他说多看花花草草,情绪自然就调解了。

他的店里,氛围也宽松。公司给服务员统一发的黑马甲上可以吊挂件,于是看到一位酷爱熊猫的男生,在黑马甲上挂了8只熊猫挂件。另一名00后姑娘,胸前挂了一只最近她特别喜欢的Loopy。统一佩戴的铭牌上,他们也可以像大厂一样用花名,比如爱挂熊猫挂件的男孩就叫“国宝”,另一个女孩名字里有“萍”,便叫“苹果”。

网上总有“00后整顿职场”的热搜,解梦君倒是没想过,因为真正遇到自己喜欢的职场,就会克服各种困难,一直琢磨如何把工作做好, “只要干了,就要干好。”

  ※  成为更多人的依靠  ※  

每个月,解梦君最自豪的时刻便是发工资后,他在微信上给还在上大学的姐姐转1500元生活费,还会“霸总”地加一句:“吃得好一点,买得好一点。”他知道姐姐学习成绩好,有奖学金,但他想让姐姐的学习生活过得更轻松些。内向的姐姐话不多,但每次都会发“谢谢老板”的表情,一句简单的“还得是你”让解梦君感受到自己在姐姐心中的分量。

上个月过春节,解梦君没回家,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员工,他们的老家远,一年也就回家一次,“除夕我们在店里聚餐,我让留守的人都给父母打了电话,知道父母吃得好,也不要为我们担心。”但他还是很想念妈妈包的饺子,“上海的饺子真的没有妈妈包的好吃。”

没有回家过年的解梦君还给自己送了一份新春礼物,去虹口区彩虹献血屋献了血小板。这也是受了师傅陈廼昊的影响,陈廼昊参与献血18年,他常和解梦君说献血的意义。成年后,解梦君献了一次全血,而这个春节是他第四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非常有意义,能用热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去的多了,他和彩虹献血屋的工作人员都相识,今年还打算去当志愿者。

对未来,解梦君摩拳擦掌,今年他给自己定了小目标,考出驾照,再买辆车,回老家能带父母兜风。在这个19岁少年面前,人生开启了无限可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