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找到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
2024-03-06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从丝竹管弦到笔墨纸砚,从诗词歌赋到礼仪习俗,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为了让更多青年人觉醒文化基因,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产生的距离感不应该造成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的隔阂,找准两者的连接点,打通并搭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青年找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从而获得滋养。

这个连接点可以是春风化雨的浸润。书法、国画、民歌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已越来越多进入校园教育,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的“化”是教化、也是感化。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学校教育较偏重知识记忆、理论宣讲,道德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内化显薄弱,建议把握好促进青少年日用而不觉、知行合一方面的提升空间。利用好数字化形态和交互性结构,丰富教学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生活,甚至将校园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让单向的传道授业转化成全方位的悟道体验,更能让学生有一个感化的过程。

这个连接点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创新。一曲琵琶诉思念的《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跨年晚会获得1.8亿在线观看量的舞剧《只此青绿》,以上古琴之音、优雅舞姿展现千载山河之丽的《千里江山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数百名大学生以“折柳寄情”送出浪漫的中国式告别……这些年爆火出圈的传统文化作品,无一不是打开前瞻的青春视野,创新时尚的表达方式,找准青年人的兴奋点,盘活了传统文化。上官剑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也建议借鉴《中国奇谭》的成功案例,鼓励新老创作团队“双向奔赴”,底蕴经验与时尚奇思形成“梦幻联动”,创作出更多青年受众喜爱的作品。以创新、时尚的青春态度,打造引人入胜的作品,为传统文化赋予强大的“圈粉”能力。

这个连接点还可以是以古鉴今的感悟。在体验传统文化时,要学会与古人对话。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古人整体思想的提炼,是宝贵的民族智慧。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年轻人总感觉自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迷茫和疲惫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尝试通过传统文化与古人对话,涵养精神,丰沛我们的心灵。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曾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是举一反三,百家争鸣时代的很多思想家都是通过很小的样本感悟出很多道理。通过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我们年轻人或许也能举一反三,在心中绘出一张解决问题的宏观地图,更好地看清未来的道路。

纵观世界史,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髓也是当代人的宝贵财富。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缺文化遗产,缺少的也许只是人文关怀和创新动力。找准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创新符合时代的打开方式,让青年在感受中感化,感化中感悟,产生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敬意以及精神深处的认同,那么青年人自然会肩负起主动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厚植文化发展的沃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