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从未远离读者生活,上图年度借阅榜金庸独占前六席
2024-03-11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昨天是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的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这些年一直有一个说法,随着金庸的离去,他的作品的影响力也在下降,特别是青年人当中读金庸的越来越少。然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从上海图书馆获悉,金庸作品仍然是最受上图读者欢迎的图书,2023年上图借阅排行榜前六名全是金庸作品。

随着上图东馆的建成开放,去年上海图书馆到馆借书人次超过106万人次,流通总量约达888万册次。但是不管场馆如何变化,读者如何流转,金庸一直是借阅榜上的霸主,这个地位十多年来从未被撼动。

在2023年上海图书馆成人外借图书榜单上记者看到,金庸一人的作品就独占了前六席,排名第一的是《射雕英雄传》,外借次数达到188次,排名第二的是《神雕侠侣》,外借次数185次。第三名到第六名分别是《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直到第七位才出现了《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相对其他作者,金庸依然保持着“碾压式优势”。

金庸离开这个世界已经5年多了,对于他的报道变少了,所以才会给人留下“金庸作品已经过时”“青年人不再读金庸”的错觉。“其实我每年还在读金庸。”资深“金迷”胡先生对记者说,“金庸作品的魅力就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读都能读出新的味道。”

不过金庸读者的年龄偏大,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就表示,现在读金庸的人很多都是60后、70后和80后,金庸对90后和00后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而他做的一些努力就是,要让金庸作品为青年读者所熟悉,让他们读出金庸作品的时代感。

一切似乎都在表明,金庸非但没有被遗忘,甚至于“愈战愈勇”。在金庸诞辰100周年之际传来了一些消息。首先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馆要开设金庸馆。这个馆中馆位于一楼显眼位置,展出逾300组展品,介绍香港著名文学家查良镛(笔名金庸)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

另一个消息则是位于金庸家乡嘉兴(金庸生于嘉兴海宁袁花镇赫山房)的金庸图书馆确认不会拆除,而是会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和提升。目前,图书馆内部装修和提升方案正在制订中,未来将成为由嘉兴图书馆管理的公共阅读空间。这家图书馆是1992年金庸回嘉兴参加母校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时捐资300万港币所建。到1994年4月3日,图书馆落成,金庸也专门到场,可见对这座图书馆的重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