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长接热线,市民投诉商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视频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即,3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热线在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响起,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接听了电话,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往市民诉求现场执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商家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上午9时许,陶爱莲接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热线第一通电话。市民反映称,其3月1日在静安区静安区茂名北路281弄丰盛里16号103单元塔可钟丰盛里店用餐时使用扫码点餐,但是扫码后发现需要获取手机号和一些其他的个人信息才能点单。其认为该店铺在过度收集自己的个人信息,希望执法人员能够核实。
随后,记者跟随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南京西路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赶到了市民投诉的地点。店内每张饭桌上都贴上了点餐二维码,前台处也摆放了点餐二维码立牌。
执法人员向店长与工作人员出示了执法证件,现场查看情况,并与店铺店长进行了沟通。据店长介绍,店内点餐方式有扫码点赞、柜台点餐和外卖平台点餐这三种。
执法人员扫码后发现,首先需要同意隐私政策,不同意则会发生小程序直接闪退的情况,无法进入自助点单小程序,该界面并无其他选项供用户选择。
其隐私政策关于收集个人信息部分说明显示,须收集、保存和使用个人信息,如果用户不提供个人信息,将无法使用扫码自助点餐小程序功能。随后,小程序要求允许获取位置信息,弹出手机号快捷登录、同时注册成为会员等界面。
“从扫码第一步开始就要收集个人信息了,你们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可以不登录任何个人信息就可以通过点单进行操作的点餐方式。”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南京西路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吉伟对店长进行了教育。
店长承认存在这一问题,并表示后续会立即整改处理。“好的好的,我明白了,这确实是我们公司的问题,您说的我都记录下来了,会立即跟公司沟通商量整改。”
经过初步核实,执法人员发现这家店确实如市民投诉中所说的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已经向店里指出问题并要求他们立即整改。后续执法人员会到店内复核,确认是否完成整改,并为消费者提供“纯净版”二维码,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理解“纯净版”?据吉伟介绍,“纯净版”是指消费者扫码后可以不授权任何个人信息就可以直接进入扫描点单界面,实现点单和买单结算。
市民许女士日常用餐也经常要用到扫码点餐,她告诉记者,基本每次点餐都会被收集个人信息,“很担心他们收集我手机号码之后经常给我打营销电话和骚扰电话。”因此,她非常赞同执法人员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扫码点赞店铺进行监督和管理。
今年将开展“亮剑浦江2024”计划
2023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消费诉求158.5万件。其中,投诉举报类27.4万件、求助类107万件、咨询类23.8万件。在投诉举报中,居于前三的分别是:网上购物占比42.7%,不正当经营占比11.6%,各类服务卡券 占比10%。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谢正豪介绍,2023年,上海市网信办、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以《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执法依据,针对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问题,面向餐饮店、停车扫码、少儿学习培训、网络理财小贷、房产中介、租借充电器、商超购物、汽车4S店等八大日常消费场景,分阶段、分重点、分领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综合整治。
相关部门已经规划好“亮剑浦江2024”这样的新计划。今年侧重的重点场景主要是五大类,包括扫码点餐、扫码停车、景点购票、人脸识别和对青少年的个人隐私保护。加强对于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储存全链条的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谢正豪强调,第五类消费场景,主要就是针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这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公民个人也要加强自我保护。现在使用扫码的场景很多,如果在扫码过程中一旦发现要提供个人手机号,或者自动链接到强制登录,或者说提供其他的一些不必要的,比如定位、出生年月等等,一定要坚定地拒绝。还可以拨打12345或者12315举报,监管部门会及时查处。”谢正豪提醒。
目前,上海市区两级网信、市场监管部门已经累计检查企业6043家,依法约谈企业326家,完成整改101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