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德育教育不能流于纸面
2024-03-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近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长期霸凌并残忍杀害同学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一让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中,有哪些值得反思的方面?如何让校园霸凌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们采访了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这个事情,也很感慨。我非常同意罗翔的观点:法律是结果导向的,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走在最前面的教育。

对于这件事和校园霸凌现象,我有很多话想说,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实”“两个全”。

第一个“实”,就是希望夯实学校的德育基础。德育是包括了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内容的一个系统教育,但现在有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不落地的,是流于纸间化的,开展一个活动就结束了,而不去探讨深层的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塑造、打磨的,并不是天生的善与恶的简单评价,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受了多少比重的思想道德教育。我特别希望德育教育能真的落地,在学校里生根、发芽,长出属于本学校符合学情、生情的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而不是流于活动、流于纸间。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活动看似很红火,但没有老师再往深里推一推,让孩子从中习得做一个健全人,一个身心健康、心灵美好、道德高尚的人。

第二个“实”,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实。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很多文件,但这些文件政策是宏观的,落到省市、区域、学校,就不能再把宏观政策搬过来给学生念一遍,而是要细化再细化的。应该要从教师的层面、从一个班、一个学生的个体去看,如何培养他的责任心、同理心和他的意义感、价值感,老师要上好每一堂心理课,而不是说等问题出了就去危机干预,那已经是滞后了,我们教育人的主责主业就是教孩子成人、成事。每个学校的心理老师都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心理课,把政策层面很宏观的内容细化、嚼碎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个体。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你得教他(学生),不要看到他忧了才想办法解那个忧,解忧没有那么简单,要把工作做到前面、更前面一点,让孩子成为智慧的人、仁慈的人、勇敢的人。还有孟子提出的“四端”,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老师有没有通过细水长流的课堂传递给学生?如果没有传递,是我们(教育人)的问题。现在都是结果导向、问题导向,问题出来了,去医教结合、去危机干预,但我们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这个“教”的部分要系统、要润物无声。心理老师全都去“救火”了,谁来“育苗”呢?谁给孩子们内心深处种下一颗积极正面、心理健康的种子呢?

第三个“实”,是陪伴要实。我这里也有很多外省市的学生来咨询,基本都是爸爸妈妈在上海打工,孩子在老家被欺凌、被霸凌。当我询问这些父母为什么不能带着孩子去学校走一圈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没空,要赚钱养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成长关键期,过了12周岁,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就是同伴,你不给他正确的引导、指引(学习)跟别人相处的方式,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从邯郸这件事来看,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对家庭来说都是悲剧。

我们也理解,很多家长外出工作也是身不由己,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陪伴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哪怕是发个信息、传张照片,也要尽量每天抽空与孩子聊聊天,或者在适当的时间视频,看看孩子都在干些什么,陪伴最起码的基础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家长在每个阶段真的要想想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不要等悲剧产生了再后悔莫及。

再来说“两个全”。第一个“全”,我们要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去培育一个人,而不是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出了事了才针对问题去解决。我们在家庭育人、学校育人过程中,有一个“全面育人”的概念,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像雕塑一个塑像,家庭、学校要塑造、打磨,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是非对错,要去教,所以教育引导非常重要。问题出来,我们痛心疾首,但是痛定思痛,还是应该想想怎么样让这样的事情不发生,教育和引导也许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二个“全”,是希望孩子的生活是多维的、全面的。现在有些孩子心里只有自己,我们希望孩子能心里有自己也有他人,有权利也有义务,有获得也有付出,有享受也有责任担当,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很多问题,都是没有义务的概念,有些家长也是心中没有他人、没有社会的。

最后我想说,希望我们现在的孩子不仅仅是去创造未来美好的世界,也希望每个孩子有在当前就能积极创造美好世界的能力,哪怕是给同学送杯水、整理家里一个小角落、帮父母做个早餐,也是在此时此地试图去创造一个美好世界。一个能够创造美好的孩子是多么美好,我们常常忽略了去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要细水长流训练的。

所以,教育任重道远,教育意义非凡。希望这样痛心疾首的事情能够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们教育人、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这个责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