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上这座89岁老建筑修缮更新,计划将于年底竣工
德邻公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位于四川北路71号的德邻公寓建于1935年,是一栋具有现代派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带西班牙建筑特征,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张恨水、张友鸾、陈占元、刘白羽、姜亮夫等诸多文人学士曾在这里居住,巴金、郁达夫、叶圣陶、萧干、章靳以等不少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共谈文学时事,广交社会名流,德邻公寓也因此成为了文人客厅。今天,89岁的它迎来了修缮工程的开工仪式,将于不久的将来重新与大家见面。
2022年12月,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近5.05亿元成功拍得德邻公寓。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德邻公寓焕发生机,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司汇集了最优秀的设计创新力量,通过一体化、全流程的设计总控模式,完善了德邻公寓最终的修缮工程设计。此次德邻公寓更新项目以“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保护历史”为首要原则,坚持原汁原味、修旧如旧,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德邻公寓效果图
在功能上,德邻公寓将被打造成为集创意办公、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格调小店为一体的虹口文化新地标,积极对接优质商户、新兴业态、老字号品牌等入驻,引导各类品牌企业活动落地。未来,这里将成为以建筑方案设计为核心的尤安设计的总部办公场所,1000位高素质创意人才的入驻和多元功能更新将为北外滩地区注入新活力。
另外,德邻公寓还将与上海大厦、邮政大楼、河滨大楼、大桥大楼等形成历史保护建筑群落,串联起四川北路南部和苏州河北岸城市文脉探源和休闲消费相结合的宜游路线,提升苏州河北岸的宜游体验。
按照计划,此次工程将于年底竣工。
176街坊效果图
“走走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四川北路作为上海市老牌商业街区,南起苏州河四川路桥,北至鲁迅公园,承载了多代人的历史记忆和对这里商业复兴的期许。2023年,虹口区制定了《创新引领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在优化营商、城市更新、文化赋能、载体建设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推动四川北路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四川北路在商业、商务、文化、生活、消费“五维度”实现全面提升。记者了解到,作为该行动计划中的重要项目,除了德邻公寓之外,地处虬江路的176街坊也于今天迎来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工。
176街坊城市更新项目东至中州路,南至金芙公寓,西至罗浮路,北至虬江路,总建筑面积约为60327平方米,由虹房集团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拟建一栋26层高度塔楼,塔楼裙房为5层,地下共3层,项目计划2027年12月竣工。据悉,地块内原有4处保留历史建筑,项目还将在地块西北角复建2栋历史建筑,同时平移2栋历史建筑至地块西北角。
今年,虹口区还将从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文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生态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动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一方面,将推动做好四川北路—海宁路公共空间提升,完成武进路430号里弄房屋、武进大楼等建筑修缮工程;结合多伦路提升改造实现多伦二期全面开工,升级改造天兴百货、中信广场、天鹅宾馆等四川北路沿线低效载体,持续推进永生大楼人才公寓改造,并积极推进轨交19号线局部开工;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打造,持续举办上海国际文学周、鲁迅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发挥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等平台的作用,打造“虹口有戏”品牌和以鲁迅公园为中心的沪上知名文化街区;不断擦亮“精武”招牌,开展国际国内中华武术文化交流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