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解规培生之痛,要先刮制度之毒
2024-03-28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上海一位医院规培生烧炭自杀的事件引起关注。2024年开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各地规培生轻生事件已经有4起了。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如此高发的频率,如果还不能唤起全社会对规培生群体的重视,不能坚定有关部门对规培制度改革的决心,那将是一种悲哀。

规培生,全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这种培养模式是在医学生完成医学教育后,进入医院进行的专业化培训,通常年限是2到3年。规培生在培训期间,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规培生的待遇不尽相同,一般由国家补助和规培基地补充,但普遍较低,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一个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医学人才、提高医疗服务的制度,为何如今却造成普遍的医学青年之痛?当初引进规培制度确实有时代的需求性和医疗发展的迫切性,但如何让学员顺利完成规培,需要建立在为规培生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和成熟的培训规范两个支点上。在这两个支点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赋予规培基地过大权力的规培制度,反而被某些医院利用来获取廉价劳动力、压榨剥削医学生,践踏了为国家医疗体系培养人才的初心。

一位医学博士曾发出疑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医院对医闹共情做得非常好,反而对自己的学生冷漠无情,大约是因为这些孩子受了委屈也不会闹、不会打、不会砍吧。规培是目前医学生和初级医师走向主任医师的必由之路,且没有退路,很多规培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地“熬”下去,压抑之下也导致一些青年还没来得及拯救患者,就连自己都无力拯救了。

制度异化的恶果,不能寄希望于规培生个体的承受力,必须从制度根源入手,来一场刮骨疗毒似的“手术”。

必须明确规培生的职业身份,规范培训流程。职业身份的不明确,导致规培领域有许多灰色地带,谈待遇的时候是学生,讲责任的时候是医生,维护权益的时候是学生,论奉献精神的时候又是医生。许多规培生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学无所学,也缺少尊严。只有规范培训流程,明确规培生的职能与责任,才能让他们在付出辛劳的同时,完成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提升,而不是迷失在无尽的杂务中,荒废大好时光。

此外,必须给予规培生同工同酬的待遇。许多规培生的工作时长和强度并不比一般医生低,而对他们的补助参考的依然是10年前的标准,大约每人每年2万元,这样的收入甚至达不到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该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同工同酬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同工同酬的制度下,才能杜绝院方无止境地剥削规培生。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也是不得不迈出的一步。

必须在法律层面为规培生提供保障制度。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当下很多规培生的规培效果完全取决于带班医师的个人品性。由于很多规培生是学生身份,劳动仲裁很难受理相应的维权诉讼,甚至有些过劳猝死的规培生不能算作工伤,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出台相关保障制度的迫切性。从法律层面填补规培生维权途径的空白,能避免他们在陷入困境时寸步难行,也能在他们情绪压抑时找到一个出口。

整个规培体系也需要扩大规培基地的数量。目前作为规培基地的头部医院往往业务繁忙,许多有经验的医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规培生。如果让更多有实力的非三甲医院加入体系中,既能分担头部医院的规培压力,也能分流规培生的工作岗位,充分利用医疗规培资源,扩大规培生本已拥挤不堪的空间。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医疗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比如由国家卫健委或者中国医师协会牵头,成立独立于医院之外的规培监督部门,制定并严格执行监督章程,尤其要把监督落实到具体的规培过程管理中。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只靠上级部门印发指导性的规培文件,是无法改变身为规培基地的医院是绝对主导方的现状。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当一方处于绝对强势,另一方处于绝对弱势,这样的关系必然是畸形的。依靠监督机制,让规培生群体的声音、诉求可以被听到,例如设立让已完期与仍在期的规培生给医院、导师医生独立打分的反馈评估机制,才能让双方之间的关系回到一个平衡有序的状态。

对规培生的关爱,应该是全方位的。他们是国民医疗体系的生力军,关系到全民健康。多少青年医学生怀揣行医济世的理想,带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如果迎面而来的是规培阶段的种种苛待和漠视,在迷茫、不公和委屈中熬过3年,那么他们的苦和累谁来慰藉,他们的身心创伤谁来医治,谁能保证每一位医者仁心依旧炽热,谁又能确定他们面对后辈规培生时,是不改初心的热情抑或有样学样的冷漠。还是那句话,制度产生的恶果,不能寄希望于人性的坚强与善良。

上海规培生烧炭自杀的事件,近日以家属与医院和解告终。生命的代价足够沉重,面对规培生群体所处的困境,相关部门应该首先从制度上及时纠正,进行大力、精准地改革,解决规培生的痛点,扫除规培制度的盲点,刮出来的毒素越多,越能净化规培的工作环境,让整个体系回到培养医学人才的正轨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