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送别“爱友”,这场音乐葬礼以爱为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3月28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2024年集体花坛葬礼音乐会在上海福寿园希爱园内举行,9位“爱友”(与“癌”谐音)在亲人和“战友”的美好祝福中,以花坛葬的形式归于自然,安眠于上海福寿园希爱林中。
“花坛葬与自然环境融合,是一个更加贴近大自然的安眠之所。我先生一生非常喜欢大自然,喜欢朋友们,他的生命里始终充满了欢声笑语,所以最终选择了花坛葬。”穿着优雅的何阿姨告诉记者。
何阿姨说,她的丈夫老钱于2008年罹患肺癌。“患病后,起初他很恐惧,但在家人的亲切关怀下,在癌症康复俱乐部的病友们、志愿者们的爱护鼓励下,很快走了出来,加入了抗癌大队,还成为了俱乐部肺癌分部的负责人。他把患病看作是生命的一段旅程,把自己比作是生命的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十几年来,我先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做志愿者、时装模特、旅行者等,把抗癌的经验传授给病友,把欢乐带给病友。”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王文平介绍说,此次俱乐部共为9位“爱友”举办葬礼音乐会,不同于传统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传达的是特殊的关爱,让家属能缓解悲伤的情绪。
《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春天》轻快明亮、《感恩》温暖深沉、《往日时光》悠扬怀旧、《送别》充满深情……在悠悠的旋律中,一场音乐葬礼开启。“讴歌生命”“迎接生命”“告慰生命”“安放生命”……曾经一起并肩抗癌的俱乐部会员们回忆往事、表达祝愿,在最后的告别中送“战友”远行。
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9位“爱友”的亲属依次为亲人点亮心灯、点燃香片、敬献茗茶、拭盒作别,最后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安放到花坛中,并撒入“乡土”和花朵,让亲人在花香中正式入土为安。
仪式上,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再次向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捐赠10万元“希爱基金”,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俱乐部会员就医和改善生活。据统计,至今已有128位抗癌斗士在这里与花长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