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校万岗·才荟建交”2024春季上海建设交通行业青年人才就业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视频
4月13日,由团市委学校工作部、市建设交通团工委联合市人才服务中心、市住建委人才中心、市学生事务中心、建交青年人才协会、建交行业HR联盟等单位和部门共同举办的“千校万岗·才荟建交”—2024春季上海建设交通行业青年人才就业专场招聘会在上海人才大厦成功举办。现场投递简历1200余份,达成意向500余人。
一站式解答租房难题
“青春安居服务团”助力毕业生安居
每年的三四月,是应届大学生找工作的“旺季”,有“金三银四”之称。在“千校万岗·才荟建交”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求职者们手持简历,穿梭于各个企业的招聘摊位之间,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对于应届毕业生,有没有什么租房补贴?保障房申请需要排队吗?”同济大学研二的小傅在投了几份简历后,注意到了前台的“青春安居服务团”。
上海市住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小傅的困惑后,告诉他每个区的应届生补贴不同,而且企业方面也会有补贴,随后她向小傅介绍了公积金灵活缴纳和使用,帮助他了解公积金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
记者注意到,这是本次招聘会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像小傅一样的大学生前来咨询。为求职者提供租房指导服务的,是房管、公积金、住房保障等管理部门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运营企业团组织青年骨干。
据了解,团市委学校工作部联合市建交团工委组建“青春安居服务团”,由以“政策+服务直通车”形式,深入“千校万岗”上海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现场。青春服务团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安居政策等宣传推介,提供保租房政策、供应区位、租金定价、申请条件、申请方式,以及公积金、购房租房提取等讲解和咨询服务。
“在租房的时候,我最关心的是住址离工作单位的距离以及居住环境。”在现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小管看到了宣传图上展示的新建小区房型,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这样的招聘会既提供就业咨询又包含租房咨询,非常全面。”
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学在上海、留在上海、扎根上海,“青春安居服务团”还会为求职者提供住房市场分析,通过住房市场趋势分析,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价格趋势、供需情况、热门区域等,帮助毕业生做出更明智的住房选择。
聚焦需求精准送岗
架好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供需桥梁
本次招聘会共有66家建设交通行业单位参加招聘,涵盖土建施工、工程管理、市政工程、轨道交通、房地产、航空技术、航运物流以及计算机、财务、行政等多个专业领域,共推出170个岗位1400个用人需求,助力打赢高校毕业生就业“突围战”。
来自孟加拉国的Azahar(中文名:李杰名)是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生。他对拥有海外项目的企业特别感兴趣。他的梦想是找到一份能在自己家乡参与的海外工作,这样既能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又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是在学校的微信群里看到有这场招聘会,于是想来试一试。”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小吴则是奔着“实习”来到现场。她向记者透露,她希望大三能够进入企业实习,然而实习岗位稀缺。这次招聘会提供了如此多的岗位选择,她决定鼓起勇气前来一试,询问是否有实习生的招聘需求。
“虽然春招已近尾声,对于还没有签约的毕业生来讲,能有一次专业对口又具规模的招聘会太难得了,一定要抓住机遇,找到心仪的工作。”一位求职者说到。
活动前,主办方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摸底调研,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和行业期待,并协同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联系邀请用人单位,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架好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桥梁。
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以各类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为主,包括中建八局、中远海运、中国五冶集团、振华重工、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城投集团、东方航空、春秋航空等,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求职期待。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以各类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为主,包括中建八局、中远海运、中国五冶集团、振华重工、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城投集团、东方航空、春秋航空等,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求职期待。
建交行业深挖岗位
助力上海打造人才高地
不少参会的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社会共谋就业的局面,建交行业用人单位积极深挖岗位,为行业汇集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打造上海建设交通行业人才高地。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蔡女士告诉记者,在今天的招聘会上,应聘者主要关注的是岗位设置、所需专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以及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关心公司的前景和竞争机制。
“在上海,市级和区级的招聘会组织得比较频繁,我们国有企业经常会参加这些招聘会,为应届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展现我们的企业担当。”蔡女士说。
事实上,这并非上海环境集团今年第一场招聘会,此前他们还参加过几场共青团组织举办的招聘会。“现在共青团组织的招聘会越来越多,我们企业期待能够借助团组织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上海市内甚至市外的应聘者,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实现双向匹配的效果。”蔡女士说。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李先生从业已经十多年了,他观察到,在最近的招聘会上,学生们对公积金等福利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现在信息渠道更加发达,学生们对于待遇方面的信息获取更加畅通,因此更加关心自己未来的福利待遇。”在后续的招聘活动中,他们仍会着重介绍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具体业务发展方向,以吸引更多应聘者。
据统计,本次招聘活动吸引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学生前来应聘,现场投递简历1200余份,达成意向500余人。
下一步,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团市委相关单位、部门将借助举办此次招聘会的契机,探索多方协同、多元融合的“一站式”线下招聘模式,持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进一步畅通政策送达、扩大信息供给,助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让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喜欢这座城、扎根这座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