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黄渡番茄”这个老品牌,这个镇的年轻人这么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青春之歌、皇珠、白妃、浦粉500……这些都是啥?今天下午,在“品味黄渡 ‘番花’似锦”第四届安亭镇黄渡番茄文化节暨2024年嘉定区番茄品鉴评优活动中,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将它们通通尝了个遍。原来,早在上世纪60年代,嘉定安亭的黄渡地区就开始种植番茄了,它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黄渡番茄。
因为地势高爽、土质优良,黄渡地区出产的番茄个大、饱满、皮薄、色艳、甜糯、汁多,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今天的品鉴区,一共有40种参评品种和11种新优品种一字排开,红、橙、黄、绿、紫……丰富多彩的颜色宛若一道道番茄彩虹,令人目不暇接,它们在空气中所弥散的阵阵香气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此次的番茄评比按大、中、小果型分为三组进行,品鉴官们从番茄的品相、糖度、色泽、口感等方面综合考量后进行投票。最终,桃星获得大果类金奖,春香1号获得中果类金奖,黄冠16、黄姑娘、青霞66获得小果类金奖,春香1号和青霞66获得市民最受欢迎奖。
安亭镇农业农村发展办主任周毅告诉记者,今天在现场所吃到的这些番茄,许多都是在8年前逐步恢复种植的,不仅有经典品种也有创新品种。原来,随着全国番茄大生产、大流通,黄渡番茄的种植面积于上世纪90年代起大幅度减少。和许多的老品牌一样,经历过几十年的起伏,黄渡番茄也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2016年,我们委托农业科技公司逐步恢复种植并推进地方品牌发展。针对广大市民对优质番茄的需求,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标准化栽培。”
“你刚才品尝的是903,味道很棒吧!”泥岗村80后村民张莉军自豪地说道。原来,这个品种正是他们村所种植的,从中学毕业后,他就子承父业了。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随着黄渡番茄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视野中,品牌的不断打响,他们村所种植的番茄已经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从单价上也比之前高出了好几块:“我们村每一个大棚可以出1000斤番茄,之前愁的是,总是要骑着黄鱼车去给番茄找销路,现在愁的是,番茄早早地就被预订一空,不够卖。”
作为一名85后年轻干部,周毅对黄渡番茄,对乡村振兴有着自己的见解:“今年已经是我们举行的第四届番茄节了,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文化的比重,走精品路线,打质量牌、高端牌。以打造黄渡番茄基地为特色,建设近郊市民农业发展标杆。”
记者注意到,在今天的活动现场,还有集文创、农品、美食为一体的好“柿”嗨玩市集,以及番茄知识竞赛、番茄美食现场制作品尝、番茄主题合拍照、幸运盲盒抽奖等活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亲和力,黄渡番茄卡通IP形象也首度发布。安亭镇还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合作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黄渡番茄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品种改良,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