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创作、布展一人包办,这名初中生在学校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2024-04-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因为想写一手好字,10岁时陈奕霖开始学习书法,凭着锲而不舍的练习和钻研,短短四年他的书法已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4月10日,作为学校美育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陈奕霖个人书法作品展在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艺术之光”展厅启动,这也是该校首次举办学生个人书法作品展。更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展览从策划到创作、再到布展,陈奕霖都是亲力亲为。在忙碌的学习中,是如何“挤”出时间办展的?今天上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来到学校一探究竟。

  //  耗时3个月推出个人书法作品展  //  

上午10点多,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一楼的“艺术之光”展厅内,同学们三五成群观赏着一幅幅书法作品。从端庄大气的隶书到行云流水的行书,再到飞扬飘逸的草书,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让人流连。展厅四周的展柜里,还有各种精巧的书法文创产品,书签、扇子、冰箱贴……各种小物件很是惹眼。这里正在展览的全都是八(2)班陈奕霖同学的书法作品,将持续展览一个月。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40多幅书法作品,还有100余件书法作品制作的文创产品,有楷书、隶书、行书、篆书等字体,都是我写得比较好的字体。”陈奕霖带着记者边看展边介绍,他坦言,今年1月中旬接到学校通知时自己很激动,但同时也深感时间紧张,因为要在三个月内确定内容、精心创作、完成布展,而且还不能影响学习。

为了按时完成作品,陈奕霖开始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上课时积极主动多问老师,提高学习效率,尽量在学校完成各科作业;工作日的碎片时间,用来创作书签、扇面等文创周边的内容;周六一整天就到书法老师的工作室创作大作品……“把各种碎片时间都用上了,每次在车上的时间都用来背各种知识点。”整个筹备过程中,陈奕霖没有让学习受到丝毫影响,各科老师甚至是在展览开幕前一周看到学校的相关信息时才知道他“憋了个大招”。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布展,我觉得创作和布展都有难度。”陈奕霖说,创作考验的是书法功底,布展则是考验审美。比如,展出的40多幅作品中有30多幅是大作品,这些作品都要根据大小、空间来合理分配,“还有展柜里的文创产品,每个展柜要放哪些、以什么样的角度摆放更美观,都是要综合考虑的。”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4月10日,陈奕霖个人书法作品展如期开幕。开幕那天,看到自己的一幅幅作品挂在墙上,他非常激动:“那么多老师、同学来参观,感觉很荣幸。”

  //  书法培养了自己的“三心”  //  

与很多学习书法的孩子相比,陈奕霖的书法启蒙算晚的,从10岁开始学,至今也才学习了四年。

“当时刚上四年级,我的字非常丑,后来想着要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就找了个老师开始学习书法。”陈奕霖说,通常书法老师都是从笔画教起,小孩子会觉得很无趣,但自己的老师却让他从整字开始写,并琢磨如何把字写得好看,“写到一定程度后,老师把字帖拿出来,让我们选哪个好看,然后再跟着帖子练,等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也就越来越想学了。”

刚开始练书法时,陈奕霖的字并算不突出,但最近这一年他的“功力”却是突飞猛进。在美术老师赵金洋看来,陈奕霖的这种进步得益于他的专注和执着。

“在初中生这个年段,他现在的书法水平是非常好的。”赵金洋说,六年级时,陈奕霖的书法作品还不出挑,但从七年级开始就慢慢“跳”了出来,“书法是日积月累的,仅学习四年就能达到他这个水平的少之又少,这背后他是下了功夫练习的,他的专注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他进步的原因,能感受到他对每个作品都非常用心。”

这次展览中,有一幅《百福图》,是由100个篆书“福”字组成一个大的楷书“福”字,由于每个篆书的字体都非常小,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为了完成这幅作品,陈奕霖写了三遍。“写第一幅时,偏旁是好的,后面那一横突然有个字写大了,就只好废了。第二幅时因为更熟练了写到后面就有点松懈了,在还有几个字就写完时,一时开心不慎墨蘸多了,又废了。”陈奕霖笑着说,第三次自己吸取了教训,既保证结构,又不让自己太激动,终于完成了一幅满意的作品。

“写书法是锻炼人的耐心的过程,即便受到打击也不能放弃。”陈奕霖认为,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艺术,初学时犹如跨越高山,横渡汪洋,但随着锲而不舍地练习,慢慢就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培养了自己的“三心”——细心、耐心和恒心,“虽然写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小状况,但总体是非常开心的。”

  //  引领学习书法小风尚  //  

陈奕霖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开幕一周以来,在学校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领了一股学习书法的小风尚。

“我原来也喜欢书法,报名了书法班学习,但因为学业的关系,书写训练一直写写停停,没有进步,今天看到陈同学的作品,我由衷地感到钦佩。”七年级的孙同学说。

得知陈奕霖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的消息时,八(2)班的同学们都很震惊,因为这是第一次有学生在学校里举办个人作品展,而这个人是自己身边的同学。

同班同学黄潇湉透露,除了书法写得好,陈奕霖弹钢琴也是“一级棒”,多次在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我们都很佩服他,当我们只能搞好一门艺术(课)时,他已经搞好好几门了,而且水平还很高。”

黄潇湉坦言,自己也学过几年书法,但却没有坚持下来,“感觉(我)缺了他对艺术的那种认真和专注,以后我会多和他交流一下书法心得。”同班同学张嘉阳则直接把陈奕霖当做了偶像:“他在业余时间写了这么多书法作品,功课却一点也没落下,太厉害了。”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直鼓励并支持孩子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看到陈奕霖同学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与书法结缘,我们为他感到高兴。”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校长王冰说,学校一直助力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特长,让每个孩子张扬个性。此次展览不仅是书法作品展示,也为学校艺术与生活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将以此展为契机,深入推进校园美育浸润行动,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校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