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亮相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小米要做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
2024-04-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启幕。今天上午,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亮相并发言,他透露,小米新十年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新一代的硬核科技的引领者,将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雷军: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亮相今天上午全体会议的雷军刚刚从同样于今天开幕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赶来。转型成为汽车工厂的“雷厂长”,他坦言从小米汽车发布的那一天起就心情忐忑。

“上月28号小米汽车正式发布,到今天为止刚刚28天,这28天对我来说非常漫长。”不过今天他总算感到有些放心了,因为“小米汽车可以说是百万网友严选的一辆好车”。据他透露,28天内小米汽车已销售锁单了75600辆,并交付超过了5700辆。“可能对于整个汽车工业来说这个数字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纯电智能轿车来说,可能创新了很多记录。”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保持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可持续。”雷军这样表示,回顾小米14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小米非常幸运地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在短短9年时间里就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但也曾经历过不少风浪和挫折。最近一次就是过去三年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曾出现长达6个季度的负增长。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米重新恢复两位数的增长,“原因很简单,就是技术为本。”雷军表示。

他表示,未来5年小米的研发投资将超过1000亿,不断增加高额的研发投资,使得小米的整个竞争力空前增加。“我们刷新了新10年的目标,要成为全球新一代的硬核科技的引领者。要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场景创新,然后要变成硬核科技的创新,小米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今年2月,小米手机智能工厂在昌平落成,设计产能将达到全年制造1000万台智能手机,其中78%的设备为自研,能够实现“黑灯制造”,“这绝对是在手机制造领域里面全球最稳定的。”

3月份,小米投资超过50亿的汽车工厂也落成。雷军透露,工厂使用了700多台机器人,所有关键工艺实现了100%的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检测。“这个工厂跟传统工厂非常不一样,它有点像写字楼,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他表示。工厂极度重视绿色可持续,所有车间的屋顶都铺满了太阳能板,一年能发1600度电,整个工厂30%的电都是自己发的绿电。小米也承诺,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

他透露,今年小米汽车将保证交付10万辆,希望通过15-20年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工厂,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起5天内60场平行论坛共话开放创新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中关村论坛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将举办近120场活动。国家部委、国际组织、京津冀等省市共主办60场平行论坛。

从今天起的5天里,上百位顶尖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将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将论坛打造成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风向标”。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将围绕创新和好奇驱动的研究作主旨演讲;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将以“女性与科学发展”为主题作报告;图灵奖获奖者约瑟夫·斯发基斯和姚期智将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方向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据介绍,今年论坛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前沿探索: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举办系列会议活动,发布一批最新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二是突出成果共享: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通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科技前沿大赛等活动,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三是突出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科学家、创新型企业、投资人参与,链接全球智慧,搭建交流平台,为全球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4届,是我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交流平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