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成青少年阅读新热点,文学依然是孩子的最爱
2024-04-28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正在进行的2024年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向青少年传播阅读的乐趣是一个重点。而据最新发布的《2023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显示,孩子的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就从各少儿图书馆借阅了约1506.4万册图书,而文学依然是他们的最爱。

上海的少年儿童对文学的热情已经呈现出一种跨文化的特点。“中国-西班牙跨文化阅读——中文之美 西语华章”主题活动4月26日在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举行,吸引了大批孩子热情参与。由静安区图书馆和自然力研究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图书馆公共举办的此次活动,由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西方不同文化中“龙”的形象,通过中西双语故事,讲述圣乔治的故事与世界读书日的起源。

为激发少年儿童阅读的兴趣,鼓励孩子能长久的保持阅读的习惯,老师为小朋友推荐了中国和西班牙与春天相关的书籍《熊的话》《我的奶奶是超人》《山中》等。“跨文化”阅读是静安区图书馆面向5—14岁少年儿童开展的品牌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迄今已举办近60余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静安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对青年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他们的文学阅读也呈现出“跨文化”的特点,即不再局限于中文阅读本身,而是具有全球视野,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2023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从某些方面也印证了上述孩子的阅读特点。《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少年儿童活跃读者284320人。5到11岁读者为本市少年儿童阅读的主力军。2023年上海市少儿图书外借总册次约为1506.4万册次,全市少儿图书外借总人次约为216.6万人次。文学类图书最受读者欢迎,借出量占热门纸质图书类目比例过半,其次为艺术类、语言文字类。

《报告》显示,有固定阅读习惯的读者中超八成阅读时间在每天半小时及以上,其中每天阅读半小时到1小时的读者人数最多。近六成的读者主要是独立阅读,6岁以下的读者亲子共读更多,7岁以上的读者基本采用独立阅读形式。孩子的阅读越来越有想法,其中就包括“跨文化”阅读。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上海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创新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其中,市级馆累计开展活动1209场,参与读者人数245万余人次。各区少儿图书馆(室)共开展2299场少儿活动,累计参加活动读者128万余人。

在今年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上海各少年儿童图书馆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提升孩子阅读的参与度。除了静安区图书馆“跨文化阅读”之外,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还推出“阅在春风里”荐书系列活动,包括“峥嵘千年史,砥砺中国行”“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纽伯瑞大奖获奖作品中译本系列”等21项荐书活动,开启线上、线下阅读时光。

同时,2024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首批2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也在近期正式发布。在焕然一“新”的首批儿童阅读新空间里,少儿读者和亲子家庭可阅读耳目一“新”的资源,悦享推陈出“新”的活动。这20个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包括浦东新区傅雷图书馆、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少儿图书馆、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图书馆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等。每个新空间都会根据自己的优势,推出针对青少年阅读的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