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丨李青:把青春奋斗融入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编者按】 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在蓝天。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事业部主任李青,将自己的青春奋斗融入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中;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在深海。从见习生到“海巡01”轮船长,一步一个脚印走来,90后詹春珮在历练中成为中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长期奋战在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设计建造最前线,历时十年攻坚,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航母、LNG船、大型邮轮)的国家。
4月2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了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名单,来自上海的他们在全国比选中脱颖而出,充分彰显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朝气锐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李青: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事业部主任
2015年“总装下线”,2017年“飞上蓝天”,2022年首架“正式交付”,2023年“实现商飞”,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在新年贺词中谈到C919大飞机,这些重要历史时刻的背后,都有大飞机青年奋斗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时称赞大家是“国家栋梁、英雄功臣”。作为大飞机事业“青年领军者”的李青,正是这群大飞机青年中的最好映射。近15年来,这名85后扎根重大任务一线,带领“千人装配团队”打赢C919大型客机试飞取证、首架交付、商业首航三场“攻坚战”。“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大飞机创业精神,是他带领团队不断攀登新高峰、创造新业绩的成功秘诀。
因儿时蓝天梦,他选择与大飞机为伴
“从小喜欢飞机,相信很多男生都会这么说。”从小在虹口区长大的李青,家附近有个青少年航模制作的培训机构。因为喜爱,他开始学习航模制作,一颗向往蓝天的梦想种子在心中种下。
大学期间,李青就读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作为“航空迷”,他在大一便与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同济大学首次组建航模协会。“一年后,我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我还是学校第一批飞行操纵手。”正是在校期间参加航模活动和比赛,让李青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的航空专业知识技能,愈发坚定对大国重器的热爱。
在李青看来,从学校毕业后,无论是为圆儿时蓝天梦,还是发挥所学专业技术特长,与大飞机的“相遇”都是他个人的坚定选择。自从2009年毕业进入上飞公司,李青的成长之路就与国产大飞机事业紧密相连。
“我的飞机我负责,我对飞机负全责”
飞机装配和试飞现场始终是最关键、最吃劲、最体现水平的地方。2009年,刚入职的李青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在现场工艺一线和ARJ21飞机装配技术打交道。成百上千份图纸,加之各种技术文件,要一名新人逐一消化,谈何容易,但李青有一股子倔强,“越难越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越要干出成绩!”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负责ARJ21飞机第4架机的全机水平测量工艺工作。那是我第一次从准备到完成,完整走过了一道工艺的实现过程,让我对相关的全链条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也认识到了有关生产的各个要素。”长期扎根装配现场,让李青懂得了“我的飞机我负责,我对飞机负全责”这句话的内涵。他带领团队建立起严格的商用飞机装配质量管理体系,严控生产过程,保证飞机质量,顺利通过中国质量协会星级管理现场评审,荣获“现场管理五星评价”。他创设“产品安全日”,开发职工质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人为质量故障率降至最低,消除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
国产大飞机能否顺利首飞,适航取证是关键。2010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青就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外场试验队员,奔赴西安阎良现场全程参与飞机适航取证,并在短时间内凭借肯吃苦、勇担当的精神成长为团队领队。此后六年,他带领团队先后赴锡林郭勒完成C919飞机大侧风试验,赴零下39.2度的海拉尔攻克高寒试验,赴均温超40度的吐鲁番开展高温试飞,顺利完成数百个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科目、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任务,攻克了飞机功能测试、复合材料装配等多项国家级技术难关。2022年,C919通过全部大考,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同年12月,全球首架C919客机正式交付东航。
秉持“一线工作法”带领团队攀高峰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也是在这一年,李青调任C919飞机型号一线工作。自此,与李青相伴的只有一个字:忙。近15年来,他爬货舱、钻机头,盯现场、忙生产,把工艺、生产、试验试飞保障都干了一遍,俨然是位型号装配“老兵”,对飞机装配熟门熟路。作为现场主抓生产的负责人,飞机在哪里,办公地点就在哪里。
即便走上管理岗位,李青依然秉持着“一线工作法”,常常深入工位,精准帮助现场员工解难题、保节点、攻难关,在C919生产制造最前沿培养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周琦炜、“全国技术能手”张景瑞等一批青年“关键先生”,指导“C919大型客机批产提速”青年突击队入选“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
目前,C919全球订单已达1200多架,规模化生产万众瞩目。面对C919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他创新“模块化制造”理念,克服百万零件级复杂性产品生产研制期的生产要素不稳定等困难,主动策划以技术优化为引领的产线提速,通过细分生产管理单元、建立现场管理标准,推行工位“包产到户”,形成批量生产现场固定方法体系,实现节拍化生产,将飞机总装效率提高了近一倍。聚焦“以客户为中心”,推行“产品保护工作法”,从源头缩短飞机交付周期、提升客户满意度。
2023年,他带领团队累计完成5架交付机制造,开启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生产元年。“我们会继续在推进模块化制造、优化工艺技术、夯实质量管理等方面锤炼硬本领、探索新路径,全力以赴为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再立新功。”李青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