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青年跨时空对话,当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
2024-05-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百年之前,中国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和风雨无阻的奋进精神,从上海的码头启程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探寻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如今,交大学子将通过“一本书、一部剧、一场展、一堂党课、一个平台、一场对话、一系列社会实践”,形成 “七维一核”的系列活动,与前辈青年跨时空对话,展现留法前辈家国情怀,开阔中法友谊视角。

5月8日起,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启动“共庆中法甲子年”系列活动,蔡元培先生之孙女蔡磊砢女士现场回顾中法两国友好交流历史,她表示,中法的交往可以追溯至158年前中国创办福州船政学堂的时期。

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先驱后代,蔡元培研究会会长蔡磊砢告诉师生,她的祖父蔡元培在1913至1916年首次赴法游学,自此以后不遗余力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去年3月,中法两国续签了中法“蔡元培博士交流项目”,中法文化交流开启新的篇章。她认为,中法应进一步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在多元世界中推动各国文化的进步。为进一步深化党建育人工作,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特邀蔡磊砢担任党建育人顾问。

基于百年留法史,此次推出的“七维一核”系列活动,由“一本书”“一部剧”“一场展”“一堂课”“一个平台”“一场对话”“一系列社会实践”组成,具体包括出版《思源·卓越》口述史、打造原创中法双语话剧《赤光》、举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图片展、成立“赤光”宣讲团、拓展“大思政”教育合作基地、开展“卓越·法兰西”杰出留法人士访谈、组织跨国可持续发展主题社会实践等,让更多新时代的青年深植历史意识、传承历史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陈彩莲说,一批有志青年百年前怀揣理想赴法求学,留下一段中法友谊的佳话和一段令后辈心潮澎湃的历史。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学院推出“七维一核”系列活动,邀请各方共襄育人事业,扩大活动影响,希望激励当代青年向先辈学习,担当责任、接续奋斗,为中法友谊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还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以及上海黄浦江码头岸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大思政”教育基地;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上海交大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大思政”教育合作单位。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七维一核”系列活动为培养兼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工程科技人才进行有益探索,倡议师生携手共进,为中法友谊的明天谱写更加辉煌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