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区10后孩子,在摄影中看见世界,又被世界看见
2024-05-16 上海

受访者/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高原牧区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头穿着红色棉袄的小耗牛向你回望,双眼仿佛在和你对话;一个孩子坐在草编织成的简易秋千,双脚朝天直冲云霄;一扇布满雨珠的玻璃窗,窗外是雨过天晴后的明媚……这些朴实,却真实地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照片的摄影者,都来自青海玉树牧区7岁到12岁的小学生。近日,一场牧区儿童摄影展在上海的一家书店举办。

雪山和耗牛

牧区孩子在摄影中讲述眼中的世界

数不尽的山峦险峻和湿地草原,被群山环绕的帐房和牛羊,蜿蜒的河流绵延流淌,这是高原孩子的世界。孩子们通过一台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捕捉生活美好。

在摄影作品展现场,12岁的女孩保地兴奋地拉着记者的手,指着墙面的照片说,“我的小牛从出生时就喜欢盯着我看,我想拍下它可爱的眼睛。因为高原很冷,草原大多时候都被厚厚的雪覆盖,为了给小牛保暖,也为了放牛的时候方便找到小牛,我和妈妈给小牛穿上了红色小外套。”一旁的俄斯拉毛今年10岁,她腼腆地笑着说:“我最喜欢拍的季节就是夏天,窗外全是绿色,特别漂亮。一天,下完大雨,我家玻璃窗外还挂着水珠,窗外的天空却很明媚,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变幻莫测。”12岁的男孩朋措达杰说,“因为看到妈妈挤牛奶很辛苦,希望记住妈妈辛苦的样子,所以我拍下照片,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

无论是在牧区放牧,还是和朋友玩耍时,拿着相机记录生活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提高的不仅是摄影技术,他们对身边美景和情感的感知更加细腻。达哇旦周同学说,“我最想拍我身边的朋友,这样等我老了以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

记者了解到,牧区儿童摄影作品展中的四十余幅作品全部来自“你看摄影助学计划”,该计划是由小红书博主张轩诚和孔若琛发起的公益项目,从2019年发起并持续至今,这两位年轻人通过捐赠相机和开设摄影课的方式,帮助玉树州扎芒小学和山荣小学的孩子们用摄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记录生活和表达自己。

观察和表达

摄影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途径

谈及摄影对于牧区孩子的意义,张轩诚说,这些孩子在家中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摄影可以成为表达自我、观察和探索世界的途径。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位10岁的男孩昂文嘉措自己摸索出相机的自拍功能,为了记录当下开心的照片,男孩将相机架在石头上,随后仰面倒下,没有丝毫在意泥土和青草,拍下了一张动感而松弛的照片。

绚烂多姿的晚霞、积雪覆盖的草坪、调皮的朋友和邻居……当看到每个有趣或者美丽的瞬间,孩子们都会第一时间拿出相机记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他们的成长,张轩诚开设小红书账号“代青才措爱拍照”,定期分享孩子们的摄影作品,并加入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孩子们镜头里的雪山草原风光、日常放牛、采虫草的农活,以及校园学习嬉戏的场景,打动了250万小红书网友。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每一张都很纯真,通过这些照片看到他们眼中不一样的世界和美”。

张轩诚和孔若琛表示,他们将继续推进“你看摄影助学计划”,帮助更多牧区孩子学习摄影。他们也会在小红书继续分享孩子们的摄影作品。张轩诚说,孩子们在下课后会用老师的手机阅读网友的表扬和建议,通过小红书孩子们得到许多鼓励,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影像发现计划负责人阿特表示,孩子们的影像作品纯净动人,鼓励每个人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点滴,让每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从“我看见”到“我被看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