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十家市级文博场馆推出588场专业讲解志愿服务
2024-05-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一些热门特展常常需要拼手速才能抢到预约,要是一时没抢到,还得惦记着下一次开放预约的时间。与此同时,馆内的讲解志愿者也随之备受瞩目。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市文物局)日前遴选出首批十家文博场馆,发布专业讲解志愿者招募令,并遴选了288名专业讲解志愿者,将进行588场专业讲解。

10支队伍288名专业人才

开展588场专业讲解

据市委社会工作部介绍,专业讲解志愿者招募令发布后,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0名市民群众踊跃报名志愿者。各文博场馆在面试遴选的基础上,组建了由40余位劳模工匠、科技人才等领军人物示范带头,288名专业人才组成的十支专业讲解志愿服务队。如包起帆、张雄伟、吴尔愉、熊熊等全国劳动模范,还有从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等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加入讲解志愿者团队。

专业志愿者们需要做哪些事?“故宫博物馆据说有9999条龙,可能数字比我说的还要大,在绘画、雕塑、玉器、建筑等各个方面无所不在。通过数字技术,通过非遗的传承,把它呈现出来,我觉得对年轻人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王亚民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世界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也是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原总策展人、研究员。最近,由他策展的“蛟龙出海”数字非遗承艺展正在上海虹桥南丰城举行,他将亲自担任讲解员。

在王亚民看来,专业讲解志愿者的重要性在于他能引导观众对文物和艺术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可能会将道听途说和民间传说讲述给观众,造成观众对历史的错误解读。王亚民介绍,故宫博物院每次招募志愿者都有成百上千人报名,但实际录取的只有20来个,就是因为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留下真正理解故宫文化的专业讲解志愿者。

近日,在文博场馆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启动现场,发布了首批十家市级文博场馆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双月服务菜单(5-6月)。5月至6月,十家场馆共推出“一起聊聊中药材鉴别”“月球与深空探测载荷研制技术”“我与地铁共成长”等588场专业讲解,为市民群众带来一系列“视听盛宴”。各文博场馆设置领军人物示范讲解、常设展览专业讲解、临时特展专业讲解等三类志愿服务岗位,将志愿者专业特长和人生经历有机融入文博场馆展陈内容,创新开发主题课件,常态化开展面对面沉浸式互动式专业讲解志愿服务。他们将通过志愿讲解的方式,来到群众身边,现身说法,让看似“高冷”的专业知识变得可亲、可感、可学。

自愿挑战专业“无极限”

让专业讲解常态长效

天上到底有什么?荀春春小时候经常会好奇。她的父亲是一名空军,为了解答她的困惑,父亲用一个乒乓球、一根绳子、几颗纽扣模拟出了行星运动的轨迹,告诉她这就是太阳系。从那时起,她就对天文特别感兴趣。2016年,上海天文馆开工,她便开始关注进展,2021年建成后,她看到志愿者招募令,立刻报名参加面试,凭着自身对于天文的知识储备和热爱,以及其他项目的志愿服务经验,她成为了天文馆的第一批志愿者。

荀春春说,与她之前做别的志愿者不同,天文专业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说挑战是无极限,深度之久远是要从138亿年前说起,广度之大是无边的宇宙需要集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知识构架。目前,荀春春主要在宇宙展厅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她还走出天文馆,面向社会参与科普活动,比如在国内的老年社区和国外的华人社区讲述天文故事,讲到探月工程时,老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让她自己深有感触。

专业知识要讲得通俗易懂并不容易。荀春春表示,结合世界地球日和场馆的可宜居展板,她会讲述垃圾分类和绿色出行是在为保护地球做贡献;还比如,观众可能对原子钟的外表比较陌生,她会举例说明,其实取个快递、发个定位,都需要北斗导航上面的原子钟提供服务。荀春春认为,现在观众的水平也相当高,唯有不断进步,才能适应和适合这个岗位。未来,她希望经过培训和考试能做到全程讲解,继续传递她对天文的热爱。

孟庆伟本职工作在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出于对航海的兴趣,在看到了这次招募令后,他主动报名成为了中国航海博物馆专业讲解志愿者。他认为,这个岗位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激发参观者对专业知识的追求,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入讲解志愿者团队时间并不长,孟庆伟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者”,还在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中。“海博有约、牵手同行”志愿服务品牌中,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有岗位培训、巡视、旗语表演、绳结教学等,对此,孟庆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开展情景式讲解,模拟郑和下西洋的场景,结合个人专长开拓探索讲解的新方式、新途径。

由于大部分专业讲解志愿者都有本职工作,时间上不是特别充裕,所以暂时只需要每月参加一到三次的专业讲解服务活动。随着团队的扩大,观众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专业讲解志愿者。未来,各文博场馆将以推动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契机,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培训培养、支持保障、考核认证、嘉许激励等一系列制度,设立领军人物带教培训工作室,推出为优秀志愿者提供免费观展、特展优先预约等激励回馈举措,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提升志愿者获得感和荣誉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