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米纳斯创造灰色诗意宇宙,《战争与和平》中国巡演首站到访东艺
导演图米纳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世界级戏剧大师里马斯·图米纳斯以独特的“新幻想现实主义”风格在剧坛享有盛誉。他的戏剧作品深入探讨人的本身和信仰追求,用简约的舞美设计和即兴排练的方式,营造出真实而又富有幻想质感的舞台效果。记者获悉,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同名巨著的图米纳斯戏剧作品《战争与和平》,此番将开启中国巡演,首站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于8月22日-25日连演四日。简洁的布景、精湛的表演、唯美的华尔兹音乐将贯穿这部空灵浩渺的舞台作品,为沪上观众带来长达五小时的剧场享受。
// 诗意幻想勾勒图式光明世界 //
《战争与和平》是图米纳斯为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100周年诞辰而排演的院庆大戏,也是他作为艺术总监为剧院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该剧高质量的制作团队令其在2021年首演之时便掌声雷动,曾荣获俄罗斯国家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8项提名以及“评委会特别大奖”。
《战争与和平》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和库拉金等几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剧中充满着导演对于托尔斯泰极富想象力的解构,几大家族的出场、娜塔莎的华尔兹、皮埃尔与海伦的争吵、博尔孔斯基公爵的独白、安德烈公爵的赴死等多个关键场景都将一一展现。作家托尔斯泰作为剧中人物也将出现在舞台上。
图米纳斯是一名深信光明的导演,他曾深情呼吁我们“面向光明!”而《战争与和平》也将在一个苦厄的世界里,撕开光明的豁口,显现出人们对“活下去”的热情和渴望,在这些无尽的离别与死亡中,所有的笑声都上升到悲剧的高度,而所有的悲哀又都止于大厦倾颓之前,展现出人坚韧的意志。
// 灰色舞台宇宙演绎“流浪式”旅行 //
在图米纳斯看来,《战争与和平》的每一个情节都牵系着流浪灵魂的深沉主题。因此,他在《战争与和平》中淡化了所有历史背景与时代雕饰,全场将只有一堵高耸的灰色的墙。
没有复现任何历史场景,而是着重于个人梦想与家庭命运的崩溃描绘。贵族的儿女们,其爱恋与悲伤、期待与热往,全都发生在这堵灰墙之下。从娜塔莎身着白衣、期待爱情的春夜自语,到她一身黑衣演绎欢欣的永逝与死亡的君临,极致简约的色调将充斥整个灰色的舞台宇宙。演出中突然出现的红手帕、绿围巾也将是为数不多的几抹亮光。剧中,肢体化展现更为明显,而他所常用的钢琴、布、玩偶等等也将被运用其中。
此外他巧妙地运用了声音、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如在展现贵族安逸、美好的生活时,拉着小提琴、舞动着红手帕的索尼娅和娜塔莎姐妹,双手拿着猎枪的罗斯托夫公爵悉数登场,他们在热烈的华尔兹音乐中,借助巨大如同云朵的白布,从舞台上迅速飘过。同时,图米纳斯又以极其简单却又悲壮的方式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所有战死的人们都用一件件军大衣代替,它们横七竖八地摆放在舞台上。
// 图米纳斯送给生命的最高礼遇 //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图米纳斯开始了他的戏剧之路。彼时身为学生的他频繁地穿梭在立陶宛的和俄罗斯两国之间。这段跨国的长途旅行形成了他对人生与戏剧世界观的独特烙印。不同国度间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他的作品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战争与和平》便充满了生命的无常与流荡。
图米纳斯在俄罗斯和欧洲多个舞台排演了近30部戏剧作品,曾荣获俄罗斯联邦国家奖、友谊勋章等表彰与“金面具”“水晶图兰朵”等业界权威大奖。他和瓦赫坦戈夫剧院被视为“俄罗斯戏剧之巅”。当地时间2024年3月6日,图米纳斯在意大利一家医院去世,剧坛为之哀啜。
他是将诗歌作为核心语言在舞台上践行的诗人。他用富有诗意的文本,丰富的隐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战胜死亡恐惧、追求生命永恒的方式。他坚信,戏剧具有触及人心、引发共鸣的力量,使人们能够共同探寻生命的真谛。
瓦赫坦戈夫剧院是俄罗斯联邦乃至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剧院之一,剧院创始人叶甫盖尼·瓦赫坦戈夫师从开创著名表演流派的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戏剧界的先驱,瓦赫坦戈夫的艺术理念影响了20及21世纪的戏剧史。图米纳斯不仅继承了戏剧家瓦赫坦戈夫的“幻想现实主义”戏剧流派,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构成了他自己的“新幻想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