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教师带着萌娃展示科学实验魅力,教博会上科学教育亮点多
2024-05-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用一根吸管蘸着肥皂水吹出一个泡泡,戴着手套用掌心去弹泡泡,泡泡不但没破还能一下下弹跳……今天上午,2024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在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展台,00后教师丁冯诚带领学生们做的各种有趣的实验吸引了很多目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今年的教博会上,不少学校都拿出了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亮点,全面展现上海在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体系设计、特色做法和重要成果。

  ◆ 各种有趣科学实验可互动体验 ◆  

本届教博会上,黄浦区教育局的展厅分为三个板块和互动体验区,集中展示科学教育的前沿探索、创新英才的个性化培养。在互动展区,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体验项目“丁老师的科学实验室”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体验。

取一个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倒置放入一颗乒乓球,然后往里注水,只见乒乓球始终在底部,没有上浮。这是为什么呢?丁冯诚老师给大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乒乓球把瓶口堵住了,水都跑到了乒乓球上面,这些水给下方的乒乓球很大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比浮力还大,所以乒乓球上浮不了。“想不想让它浮起来?”说着,丁冯诚老师用手掌堵住了下方的瓶口,乒乓球立即“嗖”得一下浮了上来。

如果是两个乒乓球,会怎样呢?丁老师重新在矿泉水瓶里放入一白一橙两个乒乓球,又往里注水,只见下方的白色乒乓球始终沉在瓶口位置,而橙色乒乓球则一直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口堵住,会怎么样呢?”丁老师又用手堵住瓶口,白色的乒乓球立即上浮并把橙球顶出了瓶子。“哇,好神奇!”同学们纷纷感叹,丁老师告诉大家,如果放入三个球,情况又会不一样,“用手堵住后,上面两个球会一个一个飞出来,但最后一个球永远都不会飞出来,这个实验就叫‘一只两只三只球’。”

此次教博会,丁冯诚一共准备了6个科学小实验,带着萌娃们在现场开展互动体验。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丁冯诚在蓬二小学当自然学科老师已有两年,他的“丁老师的科学实验室”体验课已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每天中午,丁老师都会带孩子们做一个科学实验,发现一个科学奥秘。”校长余祯介绍说,全校一到五年级学生可以凭科学实验室活动券参与活动。在丁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执行计划→记录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培养科学观念与科学思维。

除了蓬二小学的体验项目,黄浦区的互动展区还有光明中学的“健康生活我主导”互动体验。而三天展览期间,黄浦教育展区共有11所学校带来12场科学体验项目。

以“水文化”为教育办学特色的闵行区华坪小学展台,也有不少亮眼的互动体验项目。把两个瓶子瓶口相接对接起来,其中一个瓶子里装满水,把两个瓶子倒转过来晃几下,就能在下降的水中看到“龙卷风”。“这个实验叫‘水龙卷’。”学校科技教师刘老师介绍说,这个实验体现的原理是离心力。接着,她又演示了一个“倒不出去的水”:把一个盖着纱网的杯子装满水,盖上一个垫片,倒过来,垫片却没掉下来,“这是因为大气压力在托着它。”随后,她把垫片抽掉,杯子里的水还是流不下来,“这是因为水的张力存在,所以它还是能够保持平衡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在华坪小学,老师们创编了几十个适合孩子们体验的水实验,深受学生欢迎。

  ◆ 学生自己动手玩科创展现科学素养 ◆  

除了各种互动体验项目,教博会上,各学校展示的学生们自己动手开展的科创项目也让人眼前一亮。

在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的展台,一套阶梯状排列的实验装置非常吸引眼球,这是六年级学生江怡然、尤异利用学长留下来的一套装置改造而成的。

“这是一个基于智能控制的多米诺科普创新实验,它利用虹吸原理,将若干个化学实验连接在一起,只要控制第一个,它就可以继续下去,就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江怡然介绍说,装置的第一个实验是碘酸钾与硫酸钠混合,生成碘单质;第二个实验是碘单质遇到淀粉颜色变蓝;第三个实验碘单质遇到氢氧化钠后消失,颜色又变回无色;第四个实验是碱性的氢氧化钠遇到酚酞颜色变红;后面还有一个喷泉装置和废水回收装置。“这个实验装置将物理、化学、智能控制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所以也是跨学科的多米诺智能控制。”

小学组的郭奕萱和两个小伙伴设计了一个智能收作业助手,只要扫一下作业上的二维码,电脑端就能立即显示谁交了作业,“谁没交也能一目了然。”郭奕萱说。

在浦东教育局展台,竹园小学张扬小区四年级学生魏骐辰同学则介绍了他设计的智能助力坐便器,这个项目在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获得了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本届教博会共吸引了127家教育单位参加线下展,展区分为市级展区、高等教育展区、区域教育展区、职业教育展区、企业展区以及长三角融合发展主题展区、科学教育特色主题展区两个主题展区。其中,科学教育特色主题展区重点展示各区具有科学教育特色的学校及育人实践成果,并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系列,让广大家长学生近距离了解各校特色,看到更多学校发展的新举措、新变化、新成就。

随着教博会开幕,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科学育人版”也正式发布。该电子地图包括“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地图”“上海科普教育体验基地站点地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上海地区)地图”“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地图”“国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上海地区)地图”,方便市民查看本市校内外科学育人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下展开幕的同时,教博会线上展也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6月底。此外,教博会期间,还将举行多场高质量教育论坛。5月27日起,本届教博会还将播出10场“上海教育大直播”,邀请上海市教委、上海科技馆及各区教育局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