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一口锅到智慧谷,探访爱仕达“华丽转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爱仕达最著名的是它的锅具,经过3次“华丽转身”后蜕变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爱仕达智能谷。
◇ 走进智能谷仿佛步入“未来世界” ◇
走进智能谷,仿佛步入“未来世界”,各种造型的机器人或搬或运或镶或磨,忙个不停。
爱仕达目前已是一家集智能炊具、家电、智慧家居、工业机器人制造及智能集成的国际化品牌科技公司,拥有上海、台州、嘉兴、湖北四大产业基地。
其实,爱仕达早先是中国炊具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公司的不粘锅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仍排第一,压力锅国内市场占有率排第二。产品远销美、日、欧、台湾、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第一次“变道”是在2016年。
那一年,爱仕达正式进军生态家居市场,确立“全球一站式生态家居用品及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品牌商”战。同年,爱仕达成功控股钱江机器人,开始布局智能制造领域,打造机器人全产业生态链,将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确立了“智慧炊电+智能制造”双轮驱动战略。
2017年,上海爱仕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同年,爱仕达通过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爱仕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先后收购了上海三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劳博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索鲁馨自动化有限公司,并且参股了宁波江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杭州、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设立的机器人公司,先后成立钱江机器人研究院、哈尔滨机器人研究院、爱仕达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与清华长三院、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快推动了智能制造战略,全面布局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
◇ 从智能工厂到智能谷 ◇
2021年10月,爱仕达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智能工厂示范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5000万元。智能工厂占地面积640多亩,总投资11亿元。
同年12月,爱仕达通过浙江未来工厂,进一步深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工厂应用500台六关节的钱江机器人和1000多套高端智能装备以及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爱仕达私有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视觉、AGV柔性智能物流、立体仓储、自动换模、MES及WMS等七大信息系统核心工业软件深度集成,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管理。未来工厂炊具年产能达4000万套,成为世界最大的厨具生产基地之一。这是爱仕达第二次“华丽转身”。
2023年9月20日,爱仕达智能谷在上海青浦正式开园。智能谷特色产业园是由青浦区和上海爱仕达机器人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高科技产业园,以政府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共协同,构建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率、高效益、高竞争力的“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
智能谷拥有共享工厂、共享办公楼、共享会议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生态”总体目标,贯彻“共创、共享、共生、共发展”的经营理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搭建“机器人+数字化”智能科技平台、创新孵化平台、机器人产业平台、人才共享平台及示范共享五大平台。
依托“长三角数改智转联盟”“五金行业数字化委员会”“压铸行业国际应用中心”等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深入用户研究,汇聚行业资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贯通产业链信息端,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为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先进制造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共同建设战略赋能区,打造数创新高地。
爱仕达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智造新模式,建设国内一流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示范基地。
◇ 青浦区由点及面带动制造业智改数转 ◇
青浦区人工智能重点聚焦自动控制和智能计算两大领域,涌现出爱仕达智能谷、福赛特、捷勃特等60余家重点企业,产业规模近200亿,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为了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青浦区研究制定了《青浦区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施细则》,对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智能工厂给予资金支持,由点及面带动制造业智改数转。
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创建市级智能工厂10家、区级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30家。
加强条线联动,线上评估和线下诊断相结合,推动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工作。截至2023年底,超过六成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线上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由服务商线下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的企业数近200家。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创新能力、经营效益提升显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