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未成年上网上把“锁”?这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揭晓答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05后、10后、15后堪称“网络原住民”。上网给未成年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
那么,如何规范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如何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如何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做保护?如何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今天,由徐汇区检察院、徐汇区网信办、上海社科院法学所主办的“协同共治 守护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徐汇区西岸智塔举行,共同探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如何进一步构建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络环境,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 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各类网络风险 ※
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93亿,普及率达到97.2%,可以说在未成年人中几乎“无人不网”。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欺凌、网络社交风险、网络不良信息等诸多风险与挑战。
2022年初,上海市网信办分别接到相关线索,属地某视频网站、某社交平台存在多个用户发布号召粉丝刷数据做任务、打榜教程、拉踩引战、明星八卦等导向不良信息。经查,两平台未尽内容审核管理责任,对此类宣传畸形饭圈文化,可能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信息,未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上海市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十条、第一百二十七条,对两家平台的运营企业分别作出罚款二十万元的行政处罚。
“饭圈文化”这一亚文化现象兴起,对于价值观尚未成型的未成年人群体而言,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引导,极易造成负面影响。该案件系上海市网信办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网络平台开展的精准执法,进一步压实了企业主体管理责任,对督促平台治理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依法履行提示义务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7月,据网民举报,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店铺简介出现"主营活体女童肉加工"字样,商品详情中配有女童血腥照片。经查,涉事店铺利用网络素材二次P图发布血腥、不实等极端夸张宣传内容,该平台对用户发布传输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未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上海市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十条、第一百二十七条,对运营企业作出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专家分析说,该案件由网民爆料形成案源,社会关注度高,系上海市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行政执法、回应社会关切的典型案件。被行政处罚后,该电商平台举一反三对低俗色情、暴力血腥、不良导向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开展排查清理,补齐技术漏洞、填补管理短板,建立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治理长效机制。
在此次会议上,播放了《青少年议事厅 守护未来“向网”》宣传短片,介绍了徐汇区检察院为培养学生亲身参与网络文明的共享共治能力,与徐汇区委网信办、徐汇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青少年议事厅”活动的情况。
※ 诸多部门为未成年人织就“网络结界” ※
据悉,本次研讨会设置“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四个单元,与会人员就相关议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
面对网络新形势,近年来,在市委网信办的牵头下,检察、文旅等单位通力配合、密切协作,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通过协同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开展监督治理、联合开展普法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在多地推动了罪错分级干预制度和“先议权”改革方案。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等法律、部门规章的修订等工作情况,以及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最前沿理论成果;同时,行业协会积极助力,头部企业、大型平台主动担责,全方位凝聚共识,通力协作,使上海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形成“强治理”态势,共同守护了清朗网络环境。
市委网信办、市检察院、市文明办等单位,在2023年5月至9月间,共同开展“清朗守护 为你而来”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主题活动,4个月时间出动执法人员508人次,累计查删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及不良信息184.17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21.7万余个。
会上,检察机关的与会人员,还向研讨会介绍了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司法实践经验。介绍了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力度的情况,办理的“程某某支持起诉案——未成年人网络民事权益综合司法保护案”等4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
此外,现场还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一体履职工作情况,近期,全市三级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能动履职,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隔空猥亵”等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本市还在联动中连续升级打造“检察+行业”“检察+网信+文化执法”“检察+网信+网安+文化执法”多重协作机制,牵头起草并会同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文旅局执法总队在全国率先制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风险识别清单》,通过概述和举例的形式,具象化展示未成年人网络生活中的风险情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