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会唱成人的歌?音乐人那仁朝格创作“少儿流行歌曲”
2024-05-26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每个时代,除了经典,都应该有属于反应当下时代和情感的儿童歌曲。5月26日,音乐人那仁朝格为儿童打造的两张原创音乐新专辑《童年》和《老爸的清茶》在沪发布,引起业内关注。“我是从2017年开始给孩子们创作的。当时,我发现适合小朋友唱的歌其实不太多,小朋友唱成人的歌曲,我觉得从歌词上、音域上,或者一些表达上是不太适合他们的,所以我跟国内的一些著名的作词家合作,就是为孩子们做了这样的一个事。”那仁朝格告诉记者。

那仁朝格是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吉他手、音乐制作人,上海那仁朝格音乐创作工作室艺术总监。他致力于少儿原创音乐的创作与推广,至今已发行一百多首少儿原创作品,他的原创作品影响广泛,在第三方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超过了一个亿。此次的两张专辑,均由那仁朝格作曲,编曲混音均由晓月完成。第一张是2021年5月王婉卿的专辑《童年》,收录了她的13首原唱作品,历时两年半,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第二张是2024年3月李婧瑜的专辑《老爸的清茶》,收录了她的10首原唱作品,历时五年,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一直觉得孩子们童声是最美好的声音,他们要唱他们自己的生活,唱他们自己的学习,唱他们自己的梦想,我觉得适合他们的歌曲才是最好的。”那仁朝格告诉记者,自己坚定认为“没有不会唱歌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作品”,所以自己开始为孩子量身打造作品。

“王婉卿《童年》这张专辑,风格比较统一,里面的所有的作品主题都是比较励志的,属于小朋友童年阶段的这样的一个背景的歌曲内容。比如说有关于亲情的,有关于梦想的,有歌唱大自然的,公益的,还有对祖国的爱,也有玩耍的,充满童趣的一些幻想之类的。”他介绍说,“李婧瑜《老爸的清茶》这张专辑也很有特色,跨越了变声期前后的声音,所以作品风格上都有不一样的调整,像同名单曲《老爸的清茶》就是从一个更成熟的角度出发,是对家庭和亲情的一种深刻致敬。这首歌不仅是对父爱的赞美,也反映了家庭中那些平凡却温暖人心的瞬间。”

内容和情感上贴切孩子,作曲方式和编曲风格上,则用了大量当下的流行元素。前者在编曲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有一些中国风的融入,还有电子音乐的元素等等,“整张专辑主要以流行风格为主”;后者编曲上流行元素相对更多,“比如说民谣、R&B、摇滚,包括爵士,这些风格在这张专辑里面我们都能听到,所以这两张专辑,各有千秋,但都是根据小歌手的声音特点、性格等等量身定制的。”

作品出炉后,经过几年的检验,那仁朝格和他的团队发现,这些作品“孩子们很喜欢,效果也很好”,“他们在学习作品的时候学到了很多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包括录音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更加了解自己的声音”,这也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想留住他们童声,然后让孩子们自信的歌唱。”

那仁朝格的努力,也得到了上海市音乐家协会、闵行区文联的高度认可,他们也表示,期待那仁朝格“今后能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适合孩子们的作品”。“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和信念,所以我想继续做下去。”那仁朝格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