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一群医学毕业生的“青春修炼”:千辛万苦考出来,毫不犹豫走回去
2024-05-27 青年

青春,如诗如画,燃烧在广袤的田野与山峦之间。一群医学院校毕业的学子,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医学的执着,毅然投身基层,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青春的篇章。他们有的投身乡村,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有的在新城担当重任,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他们的求学之路或历经层层选拔,或面临重重困阻,但是当选择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年轻人都毫不犹豫地“回去”了,回乡村、回基层,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报·青春上记者 刘昕璐

来自家乡的病人

一次小小的感触,荡起层层的涟漪

在口腔健康宣教进校园的活动中,彭灿邦指导学生预防蛀牙。

“我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并且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奉献到云南的口腔医学事业发展中。”彭灿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今年是他成为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第六年。

2011年,彭灿邦得到了交大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在云南唯一的录取名额,从云南腾冲一个边远的山区考出来,成为当地第一个在交大医学院就读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前,他从来没有翻越高黎贡山,对他来说,世界仅仅是腾冲的山山水水。

大学,正是彭灿邦成长、收获、蜕变的加速期。从第一次管床,第一次值夜班,第一次做一助到第一次主刀做个小手术,他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不断努力学习。

“上海九院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全国排名第一,学术氛围也浓,医生都很拼,临床和科研都抓,对年轻医生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锻炼,但我真的很爱我的家乡以及我的亲人。”在九院做住院医生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好几位云南的患者,他们带着病痛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就医实为不易。“未来云南要有这样的医疗水平该有多好”,这样的想法在彭灿邦心中不断激起涟漪。

毕业之年,彭灿邦坚定回到了云南。入职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后,彭灿邦在医、教、研齐抓的医院里得到了大量锻炼和成长的机遇。2022年10月24日,他收到紧急通知,要下派到云南距离省会城市昆明最偏远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年的“省管县用”对口帮扶。仅仅两天之后的一早,彭灿邦就从口腔医院出发,翻山越岭,沿着怒江大峡谷驱车驶向贡山。一路上,彭灿邦不断思考接下来在贡山的一年里自己能做什么,该怎么做。

他被任命为贡山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业务主任,从扎实调研开始做起,到硬件、软件、技术,设施设备,桩桩件件要落实的事情很多。对口帮扶科室的制度建设、医疗技术推广、开展实施的新技术新项目及建立的特色专科/重点专科、提升口腔质控水平……返回昆明前,彭灿邦在复盘这一年时感到特别欣慰,那一声声“小彭医生”“小彭老师”的亲切乡音总是让工作的时光充满无限动能。

在诊疗过程中,彭灿邦发现当地孩子蛀牙严重,日常严重缺少科学护牙的知识和习惯。与其等着病人到问题严重时才来医院就诊,不如主动走下去开展科学预防。于是,除了科室建设,彭灿邦还和当地同事们一起跑遍了贡山县5个乡镇的全部小学,开展口腔健康宣教进校园,指导孩子们科学刷牙、防止蛀牙,并争取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资源支持,为孩子们开展免费涂氟的项目。每次行程结束离开时,孩子们都会用最纯真的目光久久相送。

彭灿邦为孩子检查口腔。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了解科室医生出诊的状态、线上咨询以及随访,特别是针对来自独龙江乡和西藏察瓦龙乡等偏远地区的患者,彭灿邦还开通了微信群“贡山县人民医院口腔健康咨询群”,极大方便了患者和当地民众。“我现在已经回来了,他们还会通过群来找我咨询一些信息,这份情谊从来没有因为路途而隔断,深深的信任与交付,让我觉得,选择值得。”彭灿邦说道。

回到昆明后,参与门诊,管面部手术住院床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又成了他的日常,“医生不仅仅是施展医疗技术,还始终要有仁爱关怀,懂得医患沟通,对病人负责”,这是彭灿邦对自己的要求。

他还常常感叹自己的幸运,年纪轻轻就被医院委以重任。这个学期,他每周都有2到3天要参与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在上海,我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医生可能还不够资历去做这些,但在云南,我才来工作的第一年就让我参与到为本科生上一部分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这是一份信任,是一种磨砺,更是在教学相长中,让我加速锤炼专业本领。”彭灿邦表示。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彭灿邦获得了更多的价值感、成就感。如今,彭灿邦还成为20多位学生的学业指导老师,始终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在教学中影响着学生。他和同学们交心地说,职业角色也许会变换,但都是自我提升的机遇和成长的挑战。作为年轻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调适,只有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努力的同时,也必须坚守自己的职业初心——医者仁心。

“无奋斗,不青春”,有信念、有梦想、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作为年轻医生,彭灿邦期待自己一如既往行走在医路上,在最能奋斗的年纪,不忘初衷,怀揣感恩之心,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是归宿的“归宿”

田间地头皆学问,基层现场多感悟

褚天承(中)下地插秧。 

成为一名医生,是大多数医学生的“终极归宿”,00后的褚天承2022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他的选择是来到上海的“五个新城”之一,成为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名选调生。根据安排,在报到后不久,他就开始了两个整年在松江区叶榭镇团结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基层挂职锻炼。

通过乡村课堂、走访调研、劳动实践等方式,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高质量驻村任职工作推动乡村振兴。这是出发前,褚天承给自己立下的Flag。“拓宽视野、了解社情民意、培养乡土情怀、提升调查研究能力”,那些纸面上对挂职锻炼意义的描述,如今正在实际工作中变得越发具象可感。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业务条线,不管是民政卫生建设还是发展改革,到下面就是村委会的归口。因此,在村委会工作中,褚天承会接触到各个块面的工作。比如,做好日常的市政建设和维护工作;如何让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来集约化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的运用效率;怎么把村里的资源利用好促进文旅融合等。

团结村是一个农业村,正常的农业生产,褚天承也全流程地学习了一遍。下地插秧,是他年轻生命里从不曾体验,也未有想象过的。经过翻耕、育秧、增肥,波光粼粼的水稻田等待着播种。第一次体验下地插秧时,褚天承很紧张,泥水之下会是什么?安全吗?会凉到心扉吗?一串串问号还来不及构想答案,他便壮大着胆子跟随农民赤脚踩到水田里。

“真是神奇的感受!脚踩进泥土之前还有点害怕,但是真正踩进去,脚掌着地,泥土紧紧包裹住双脚,水面微凉,下面却有温暖涌动。”第一次体验,感受却很难忘。他和选调生们依次踏入,大地温热源源不断给大家以踏实感。

在庄稼里手的指导下,四五成簇的青秧被大伙轻巧地送入田中,水面像一面镜子一样倒映着天,大家富有节律地倒退,留下排排整齐的绿意。田地里传出的欢声笑语也感召着带教老农,以前没有机械种植的时候,各个队正是这样子开展种植劳作。

“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传承,这给我们选调生都带来很大的触动。唯有亲身劳动于田间,才能深刻体会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的由来。基层锻炼,既要在人民群众中间求方求法,也要在田间地头感悟乡土中国的内涵吧。”渐渐地,褚天承感到,扎根基层的“获得感”就在这样的点滴里积聚。

褚天承为村民义诊。

褚天承说,每个镇里都会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要安排65岁以上老人做体检。“这可能在松江城区中相对容易推行,但叶榭镇有72.54平方公里,17个村居,面积非常大,而老人也非常多,60岁以上的老人约1.9万人,要让这么多老人做好体检,对镇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到了实地,褚天承打破了刻板印象。

在他好几次去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都发现,早晨6点许,点位上已是人头攒动。“从松江城区开车到叶榭镇都要四五十分钟,而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老人到点开始排队准备体检了,医护也早早到岗准备就绪。我才意识到,基层医生是非常辛苦的。看似常规的体检工作,也要花费他们很多精力。在和医护人员交流后得知,这项工作一般也要持续一年里的一半时间。”

这个场景,同样让褚天承感触良多。如果只在机关里翻阅一些数据,并不会知道哪怕只是这样的常规结果,其实是很多基层医护起早贪黑地工作来为群众做好医疗卫生保障的。“很多人的努力都是在聚光灯外的,这也让我更加懂得,政府部门的决策更应基于一线的反复调研,要了解事情本身,还要去了解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倾听各方诉求,取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基层挂职期间,褚天承还推动着松江区叶榭镇团结村党总支与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启支部共建,让医学院师生在义诊活动中充分展现专业性,结合高血压日对村里老人开展科普,并在镇展示馆参观和劳动教育时深刻感受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成果。用党建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党建引领与青年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年底,褚天承将结束挂职,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接地气、有才气、显朝气的新青年,真正将在基层中所得的“融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转化为未来在参与科学制定政策、切实开展工作中的本领,将锻炼期间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取得的调研成果、收获的学习心得转化为肩负重任的底气。无论未来在什么岗位、什么境遇,始终是敢拼敢闯,砥砺奋进的。

两次人生的转折

长大后的我,最终成了“你”

罗传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

上海交大医学院2019届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罗传琴是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绽放青春,扎根一线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让她觉得很幸福,很有价值感。

罗传琴出生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石阡县花桥镇梁家屯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世代农耕,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低,仅能自给自足。出生于此的罗传琴,是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的人之一,也早早地在心里埋下回基层拼搏的种子。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好几次都因国家政策才有了峰回路转。2015年7月,罗传琴接到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录取通知。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拮据,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她求学路上的“绊脚石”,但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圆了她的大学梦。上大学后,罗传琴脚踏实地、努力学习,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内外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圆满完成学业,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大三下半学期,父亲病重,罗传琴还在上海读书,她一度想过休学打工来扛下家庭的医疗负担,那时,是因国家的医保扶贫政策起到了大作用,帮助家庭渡过了难关。

一次是自己,一次是父亲,这让罗传琴始终铭记在心。转瞬就是秋招季,罗传琴得知自己的家乡正在面向上海交大定向招录选调生,毫不犹豫地,她报了名。

2019年8月,罗传琴到石阡县医疗保障局报到,成为奋战在医保扶贫战线上的一员。那个时候,石阡县已经脱贫出列,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一切都是生机勃勃希望萌发的样子。

在后来的岗位变化中,罗传琴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也就是曾经帮助她家走出贫穷的“他们”。她说,她也将传承“他们”的这份力量,践行“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教诲,继续奋斗下去。

罗传琴帮着村民择菜。

“脱贫攻坚未逢时,乡村振兴必有我”,脱贫攻坚期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罗传琴曾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受益者、见证者。2020年9月,听说还有帮扶任务时,一种久违的呼唤从内心深处泛开,她主动选择了距离县城较远、体量较大的石阡县甘溪乡扶堰村,奋战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战场上。2021年5月驻村工作队轮换时,扶堰村的驻村工作队员空缺1名,她又主动申请补位。

“把驻地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既然到了村里面,就要把自己当村内人,脚踏实地干。”这是她最朴素的想法。驻村伊始,为了摸清村情民意,罗传琴就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不停地穿梭在村寨巷子里,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全村发展规划,理思路明方向。时间久了,扶堰村的农户居住情况、外出人员情况、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等情况,都详细印刻在了脑海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她经常去看看他们家中油米是否充足,有什么困难需要施以援手。在走访中,罗传琴了解到杨茂恩老人已接近80岁,家中只有2口人,其子患有精神疾病,长期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符合申请特困供养政策,但没有办理残疾证,且老人年事已高,一直没有申请。获悉后,罗传琴便主动联系医院对杨茂恩的儿子进行精神疾病鉴定,为其成功办理二级残疾证,申请到特困供养金,切实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扶贫搬迁安置点治理、防贫预警监测……像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而她也乐在其中。两年多来,留着利落短发的罗传琴的皮肤变黑了,力气变大了,走再远的路也不觉得累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工作“百事通”。

让罗传琴内心自豪的是,她是在村里加入党组织的,特别是经受住了村里许多顶真、敢于直言的老党员们的考验,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村里的两年驻村述职、年终考核她都拿到了优秀。在去年6月底结束驻村工作时,她还获得了“铜仁市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的表彰。

下一程,继续是基层的山海,继续是祖国的需要处。95后的罗传琴说,过去的检验专业教给她最多的是细致和思考,要练就看到现象背后本质的本领。如今的工作,虽然不在医院的临床,但也有一样的工作方法,要始终好学、勤学,懂得在社会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中学习。

“保持一颗红心,坚守为民的初心,坚持进取的恒心和发展的信心”,这一信念,在目前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罗传琴心中深深扎着根。

青年报·青春上记者 刘昕璐

策划:高玲

编辑:郭佳杰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