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该多进社区”,这家音乐名校在徐家汇书院以乐会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古典乐重镇。这两天,音乐名校天津茱莉亚学院也来到了上海,在徐家汇书院举办“以乐会友”音乐会,离开传统舞台,走进市民生活。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告诉记者,学院一直倡导走出音乐厅,举办社区拓展演出,引领学生走进中小学校、福利院、养老院等,与更多观众产生联结,让音乐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还透露,学院将以本场音乐会为起点,与徐汇区未来将持续展开交流、演出等合作,下个乐季将在徐汇区的多个艺术空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演出,“学院虽然立足天津,但与上海有着长久的缘分,我们很多师生都来自上海。”
在徐家汇书院巴西利卡式中庭里,这场音乐会由天津茱莉亚学院2024届大学预科毕业生、钢琴学生王妍妃,与2024届硕士毕业生、室内乐表演专业小提琴学生李现宁(Angelina Lee)和合作钢琴专业学生金叡潾(Yerin Kim)联袂呈现。王妍妃带来了肖邦优美的《降D大调夜曲》,梅西安的《圣婴二十默想》第十五乐章更让人仿佛沐浴在阳光之下;李现宁与金叡潾则合作呈现了勃拉姆斯的《C小调谐谑曲》和拉威尔的《茨冈》,他们默契的演奏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天津茱莉亚学院是纽约茱莉亚学院建院百余年来唯一一所合作办学机构,也是中国首个颁发美国认证音乐硕士学位的艺术机构。“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的音乐表演、教育活动带到全国各地乃至亚洲各国。上海拥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传统和群众基础,我们希望与上海建立长期的合作,为我们的师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也让古典音乐深入上海市民的生活。艺术家用自己的音乐给观众带来生活的启示,观众也用他们的反馈给艺术家带来新的灵感,这是一次双向奔赴。”何为说。
徐家汇书院是上海市民熟悉的文化新地标。书院馆长房芸芳表示:“上海是西乐东渐的摇篮,徐汇也因为独特的历史因缘和文化环境,成为东西方音乐交融汇合的重要阵地。19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音乐以徐汇为起点开始在上海传播,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中国最早的唱片公司、中国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都在徐汇诞生。音乐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欢迎茱莉亚的艺术家走进徐家汇书院,让阅读和音乐共同成为为美好生活赋能的力量。”
音乐会开始前,纽约茱莉亚学院荣休院长兼首席中国事务官约瑟夫·W·波利希(Joseph W. Polisi)特别将自己的著作《通往世界的灯塔:林肯中心的历史》赠予徐家汇书院。在这本书中,他阐述了这样的理念:“艺术可以影响每一个个体,以其强大的力量弥合所有的距离,这非常不可思议。茱莉亚一直倡导我们的学生走进社区,在医院、福利院、养老院和学校进行表演,向不同的人群展示音乐的力量。”
在传统音乐厅以外的场地演出,既是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从很多方面对表演者提出了挑战。“你不可能永远都在音乐厅里表演,要适应各种场地,根据声场的不同做出自身的调整。而且,作为学生,你其实是被给予的状态,而作为表演者则是给予的角色,在这个转变中,可以平衡学生们学习的心态。”何为说,这让学院的毕业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成才速度很快,这三名表演的学生中,李现宁就即将加入广州交响乐团担任副首席。
他还介绍,天津茱莉亚本届硕士毕业生中,有1/3收到了国内乐团的邀请,部分毕业生将继续学业,前往世界名校深造,其他毕业生也将开始演出或教学生涯。而学校的本届预科毕业生全部考入世界知名院校,除柯蒂斯音乐学院外,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以及早稻田大学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