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喀则市教育系统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在沪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日前,2024年上海对口支援教育培训项目——日喀则市教育系统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在上海顺利举行。由日喀则市教育局和上海市团校共同主办的研修班通过集中学习、跟岗实践等形式,让30名来自西藏日喀则市的青年教师共同进步。
集中学习+跟岗实践
沉浸式体验上海优质教育资源
本次专题研修班为期15天,参与研修班的教师平均年龄36.5岁。上海市团校在课程设计时,切实落实“援藏先援教,发展先育人”的援藏理念,在两地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充分依托上海市团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专题外出参访、实践跟岗锻炼的方式,为日喀则市培养一支扎根当地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教育人才队伍。
来沪培训的教师中,高中教师11名,初中教师7名,小学教师11名,幼儿园教师1名。在虹口区教育局的支持下,5月23日-25日,主办方根据学员的教学学段,安排日喀则的老师们分别走进了上海市广灵路小学、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上海市体育幼儿园进行跟岗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为跟岗教师们安排了欢迎仪式,副校长徐凯里为学员详细介绍学校发展概况、学科体系建设等内容,也与学员们做了相关的答疑交流。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为初中学段的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学习交流机会,精心安排了包括教学备课组活动、校班主任公开课等在内的研修活动,倪永旭书记一行带领日喀则教师参观了校园,介绍了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跟岗教师们分别与自己的结对老师进行了交流。幼儿园学段的布穷老师也迅速参与到上海市体育幼儿园的运动会筹备当中,学习相关经验。
来自日喀则市聂拉木镇中心小学的仇向伟和来自日喀则市吉隆县哲巴乡完全小学的益西顿珠跟岗实践的学校是上海市广灵路小学,来自上海的带教老师不仅介绍了学校课堂设计,构想,课程目的、学情分析,更对如何达到课堂理想效果,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等与日喀则两位老师做了相关交流。认真细心的讲解令日喀则的两位老师印象深刻,收获颇丰。此外,跟岗实践学校在饮食方面对西藏教师们的照顾也让日喀则老师深受感动。沪藏两地教师在教学相长中共同进步,在情感交融中增进情谊。
学本领、交朋友
共话沪藏两地教育合作大计
本次培训班开班前夕,正值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沪藏两地党政领导就进一步深化拓展“组团式”援藏的内涵和领域,拓宽教育帮扶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沪藏人文交流,共同打造民族团结的样板工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示精神成为培训班学员热议话题。
平措南木加老师来自日喀则市昂仁县中学,在交流分享会上,他说:“上海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西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西藏也在自身的发展中提炼了很多具有西藏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好的做法。在来沪学习的这段时间,与上海的专家学者、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创新思维和改革动力。”
扎西欧珠老师是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思政中心副主任,他说:“对口援藏30周年以来,各援藏省市、单位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为推进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日喀则市在保障民生福祉、人才培养、维护民族团结、文化交流融合、国家稳定统一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上海人民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教育援藏是全面提升西藏教育发展水平、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据悉,近二十年来,上海市团校与日喀则合作举办多个培训班次,有千余名团青干部完成培训,合作源远流长,建立深厚的友谊。上海市团校将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深化拓展“组团式”援藏的内涵和领域,拓宽教育帮扶渠道,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共同打造民族团结的样板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