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歌仙”陈歌辛,这群青年音乐人推出海派音乐剧《画廊遗梦》
2024-06-03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近年本土原创音乐剧兴起。相比引进版作品,本土音乐剧那些接地气的旋律最能触动国人的耳朵。出于对上海的热爱,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音乐人制作了一部沉浸式海派音乐剧《画廊遗梦》,这是一部致敬“歌仙”陈歌辛之作。主创今天作客行知读书会,与读者分享本土音乐剧背后的故事。

几年前还在上海求学的“灰键空间”音乐戏剧工作室创办人史博伟偶然听到了陈歌辛的《夜上海》和《玫瑰玫瑰我爱你》,十分震惊在百年前的上海竟已有如此具有地域色彩又与世界接轨的音乐。今年是一代“歌仙”陈歌辛诞辰110周年。在陈歌辛之子、著名作曲家陈钢先生,上海音乐学院王作欣教授的支持之下,史博伟与同样被海派艺术所感染的旅奥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张凯,旅美花腔女高音、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声乐教师勾宇欣等青年音乐人一起完成了这部致敬“歌仙”之作。

陈歌辛是歌曲之王,他的作品多为单曲,而音乐剧《画廊遗梦》则异想天开地将8首单曲融入其中,以一个动人的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既独立,又融合,毫无违和感。读者不仅能听到美曲,还能领略上海风情和文化。剧中8首金曲不仅有《夜上海》和《玫瑰玫瑰我爱你》,还有《恭喜恭喜》《蔷薇蔷薇处处开》《梦中人》以及《永远的微笑》等。

《画廊遗梦》主创告诉读者,音乐剧作为戏剧的一种,除了艺术性,也有很强烈的文学性。比如陈歌辛的创作就深受了普希金的影响。“若说文学是一把解锁世界的钥匙,那么音乐剧则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我们带入各种情境与心境之中。让我们一同沐浴在歌声的海洋中,踏上这场穿越文学世界的绮梦之旅。”他们表示,这是一次音乐剧的科普,也是一场文学科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